[发明专利]一种干燥器排气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820026.0 | 申请日: | 2014-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48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 发明(设计)人: | 黄修瑞;张裔春;胡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扬子江汽车(武汉)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26 | 分类号: | B01D53/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欣永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50 | 代理人: | 高荣英;王菲 |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燥器 排气 控制电路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干燥器排气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空气干燥器是车辆中的重要部件,它可以对电动气泵打出的压缩空气进行干燥过滤,排除其中的水分,从而保证车辆控制系统的灵敏有效。目前常见的干燥器排气方法是依靠制动系统的气体压力冲开干燥器的调压阀,从而使干燥器排气。然而,这种方式对干燥器排气的控制不够精确,会造成干燥器排气与电动气泵的动作不同步,从而导致电动气泵停机但干燥器不排气,或者干燥器排气时电动气泵没有停机。一旦干燥器开始排气而电动气泵没有停机仍处于工作状态,将会导致电动气泵的使用寿命降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燥器排气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实现了对干燥器排气的精密控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燥器排气控制电路,包括:
电控系统和排污电磁阀;所述排污电磁阀安装在干燥器和再生储气罐之间,所述电控系统包括排污控制器,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
所述第一继电器的正极连接低压电瓶正极,负极经过气压调节器的气压开关接地;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开关导通或断开所述低压电瓶正极和所述排污控制器的输入端的连接;
所述第二继电器的正极连接所述排污控制器的输出端,负极接地;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开关导通或断开所述低压电瓶正极与所述排污电磁阀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排污控制器包括电源转换器,放电芯片;
所述排污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转换器,所述电源转换器连接芯片的电源输入管脚,所述放电芯片的输出管脚连接所述排污控制器的输出端。
进一步的,所述放电芯片连接RC电容充放电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干燥器排气控制方法,包括:
当制动系统的气压低于第一预设气压值时,气压调节器的气压开关闭合,电控系统无输出信号至排污电磁阀,所述排污电磁阀关闭;
当所述制动系统的气压高于第二预设气压值时,所述气压调节器的气压开关开路,所述电控系统发射输出信号至所述排污电磁阀,所述排污电磁阀打开,再生储气筒内的压缩空气通过所述排污电磁阀进入干燥器。
进一步的,所述电控系统包括排污控制器,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
所述电控系统无输出信号至排污电磁阀,所述排污电磁阀关闭具体包括:
当所述气压调节器的气压开关闭合时,所述第一继电器的负极与地导通,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开关开路,从而断开所述低压电瓶正极和所述排污控制器的输入端的连接;
当所述排污控制器的输出端无输出信号时,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开关开路,从而断开所述低压电瓶正极与所述排污电磁阀的连接;
所述电控系统发射输出信号至所述排污电磁阀,所述排污电磁阀打开具体包括:
当所述气压调节器的气压开关开路时,所述第一继电器的负极与地断开,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开关闭合,从而导通所述低压电瓶正极和所述排污控制器的输入端;
当所述排污控制器的输出端输出信号时,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开关闭合,从而导通所述低压电瓶正极与所述排污电磁阀。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预设气压值为6.5KPa,所述第二预设气压值为8.5KPa。
本发明所述的干燥器排气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包括电控系统和排污电磁阀,其中第一继电器的正极连接低压电瓶正极,负极经过气压调节器的气压开关接地,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开关连接所述低压电瓶正极和所述排污控制器的输入端;第二继电器的正极连接所述排污控制器的输出端,负极接地;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开关连接所述低压电瓶正极与所述排污电磁阀。本发明所述的方案能够精确控制干燥器排气,避免了电动气泵停机但干燥器不排气,以及干燥器排气时电动气泵没有停机这两种情况,同时提升了电动气泵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燥器排气控制电路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排污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排污电磁阀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本发明的一个附图或一种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元素和特征可以与一个或更多个其他附图或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元素和特征相结合。应当注意,为了清楚的目的,附图和说明中省略了与本发明无关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部件或处理的表示和描述。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扬子江汽车(武汉)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东风扬子江汽车(武汉)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200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