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解便器自动冲水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819446.7 | 申请日: | 2014-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32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建敏 | 
| 主分类号: | E03D5/10 | 分类号: | E03D5/10 |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 地址: | 453003 河南省新乡市红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解便器 自动 冲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坐便器、蹲便自动冲水的卫生设施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公开(公告)号CN2353813Y坐便器自动冲水装置采用发射器不断发出光脉冲,当坐便器有人,光脉冲经人体反射被接收器接收,由接收器将光脉冲转换成电脉冲和放大,并根据人在坐便器留或离的情况产生高、低电平输给时间控制电路,时间控制电路接收到由高转低的电平信号时,表明人已离开坐便器,便产生控制电机正转和反转信号供给驱动电路去驱动电机完成提阀、降阀动作实现自动冲水。
公开(公告)号CN2589533Y活塞式坐便器自动冲水装置包括进水口、水管、电源、由红外光电转换器和控制器组成的红外感应控制器、与控制器有电连接的电磁阀、操作机构,其特征是操作机构由阀体、阀盖、复位弹簧、活塞、泄流孔、活塞杆和装于活塞杆端部的水箱阀塞组成。
公开(公告)号CN2806588Y其特征是单片机根据红外线传感、热释电传感、无线传感中的一种对人体感应时间的长短及程序设定或遥控器或标志位设定的大小便临界时间及大小便冲水量,控制电机正反向转动时间,从而控制电机拖动的水箱出水口活塞工作,实现按大小便冲水量冲水。
公开(公告)号CN2587959Y包括进水口、水管、电源、由红外光电转换器和控制器组成的红外感应控制器、与控制器有电连接的电磁阀、操作机构、拉杆及其支轴,其特征是操作机构由上下阀体、孔道、装于上下阀体之间的鼓膜、贴靠于鼓膜下的推板、与推板连接的杆轴组件、套装于杆轴组件上的复位弹簧、孔道、泄水孔组成。
以上设计,结构较复杂,成本高,不利于普及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便,可以和智能自动护理床、自动坐便器冲便、蹲便自动冲便相配使用的自动冲水装置。简化了冲水装置的结构,工作更为可靠。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装置是由储水箱、进水阀、排水阀和排水口构成,储水箱上有自动排水控制装置,自动排水控制装置包括驱动部件、控制电路;控制过程是,排水操作信号传输到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的输出控制端控制驱动部件压触排水阀的排水按键,实现自动排水。控制电路可以在自动排水控制装置外面,也可以在自动排水控制装置内。
另一实现方案是,该装置是由储水箱、进水阀、排水阀和排水口构成,储水箱上有自动排水控制装置,自动排水控制装置包括驱动部件、控制电路、检测器件;控制过程是,检测器件检测到人体后,将信号传输到控制电路,由控制电路的输出控制端控制驱动部件压触排水阀的排水按键,实现自动排水。
由于采用上述解决方案,自动排水控制装置是由驱动部件直接压触排水阀的排水按键,实现自动排水,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维修易行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控制电路与自动排水控制装置分离的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图;
图2是图1的控制原理方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图;
图4是图3的控制原理方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第二个实施例结构示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第三个实施例结构示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第四个实施例结构示图;
图8是图5、图6和图7的控制原理方框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第五个实施例的结构示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第六个实施例结构示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第七个实施例结构示图;
图12是图9、图10和图11的控制原理方框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第八个实施例结构示图;
图14是图13的控制原理方框图;
图15是本发明第九个实施例控制电路与自动排水控制装置合为一体的实施例结构示图;
图16是本发明第十个实施例控制电路与自动排水控制装置合为一体的实施例结构示图;
图17是图15、图16实施例的控制原理方框图;
图18是图15中,检测装置(31)是光电感应装置(32)的一个实施例的控制原理框图。
图19是图15中,检测装置(31)是人体感应装置(33)的一个实施例的控制原理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建敏;,未经王建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194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