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抽稠油泵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19163.2 | 申请日: | 2014-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2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刘磊;赵伟锋;栗伟玲;王峰;冯红波;王棋;董智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葛市福侨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7/00 | 分类号: | F04B47/00;E21B43/24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李想 |
地址: | 4615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田用机械采油抽油泵,特别是一种抽稠油泵。
背景技术
我国稠油资源丰富,开采潜力巨大,目前,国内对稠油井的开采技术主要为蒸汽吞吐开采,即向油层内注入蒸汽,焖井后再下入采油管柱,配合常规液力反馈式抽稠油泵进行开采,该方式具有能实现不动管柱注蒸汽,液压反馈力能帮助柱塞下行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较大的缺陷:1)液力反馈式抽稠油泵采用环空抽汲,理论排量小。2)液力反馈式抽稠油泵无固定阀,造成泵体漏失量较大,泵效低。3)必须通过下部小泵柱塞内腔进液,其流道狭长细小,进液阻力较大,当稠油粘度随着油层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到2000厘泊以上时,进液停止,不得不进行下一轮注蒸汽作业,这使得转抽采油期很短,采油成本居高不下。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适应高粘度稠油井环境,在稠油粘度大于4000厘泊以上时,依然能完成正常抽汲功能的抽稠油泵。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抽稠油泵,包括泵筒总成和柱塞总成,所述泵筒总成由上接箍、上泵筒、中间接箍、下泵筒、下接箍、固定阀从上到下依次通过螺纹连接而成,所述柱塞总成由上柱塞、上游动阀、中心管、下柱塞、下游动阀从上到下依次通过螺纹连接而成,柱塞总成套装在泵筒总成内上下移动,所述中间接箍上开有补液孔,中心管与上泵筒之间形成储油环空腔。
所述上泵筒和下泵筒长度相同,并通过中间接箍上下相连。上泵筒与下泵筒的直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所述上柱塞与下柱塞均采用长度小于1.2米的短柱塞,并通过外径小于下柱塞直径的中心管上下串联。
所述补液孔形状为大直径单孔,密集小直径筛孔或割缝,其总过流面积为泵径的2-5倍。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工作时,上柱塞承受油管柱高压载荷,下柱塞完成抽汲作业,油液从固定阀进入泵腔,进液流道短,过流面积大,大大降低了进液阻力,提高了入泵的稠油粘度。同时,固定阀的设立也降低了泵体的漏失,提高了泵效。
2、上冲程后期,当下柱塞行程超过补液孔位置时,泵筒内部与油套环空连通,固定阀关闭,油套环空内油液和储油环空腔内油液进入下泵腔,实现了二次补充进液。由于补液孔不受球阀尺寸约束,可以实现大通道进油,进一步提高了高粘度稠油的入泵效率和泵内充满度。
3、虽然设计有固定阀,但只要把柱塞总成提出泵筒,油管就会与油套环空连通,即可实现不动管柱注蒸汽作业和自动泄油,降低了作业周期和费用。油田下井有油管和套管,油管在套管内,它们之间的环形空间就叫油套环空。
4、当上泵筒与下泵筒选用不同的直径组合时,下冲程过程中,油管内和套管内的液柱压力差就会在柱塞总成上产生液压反馈力,拉动抽油杆柱下行,以克服因油稠所产生的下行粘滞阻力,消除光杆滞后现象。
综上所述,本发明对高粘度稠油开采的适应性强,具有进液阻力小,可二次补液和液力反馈功能,能将入泵的稠油粘度提高到4000厘泊以上,有效延长转抽采油期,提高泵效。同时,还可实现不动管柱注蒸汽作业和自动泄油,大幅降低采油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柱塞总成在工作中最低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柱塞总成在工作中最高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抽稠油泵,包括泵筒总成和柱塞总成,所述泵筒总成由上接箍2、上泵筒3、中间接箍8、下泵筒10、下接箍14、固定阀15从上到下依次通过螺纹连接而成,所述柱塞总成由上柱塞4、上游动阀5、中心管6、下柱塞11、下游动阀12从上到下依次通过螺纹连接而成,柱塞总成套装在泵筒总成内上下移动,所述中间接箍8上开有补液孔9,中心管6与上泵筒3之间形成储油环空腔7。所述上泵筒3和下泵筒10长度相同,并通过中间接箍8上下相连,上泵筒3与下泵筒10的直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所述上柱塞4与下柱塞11均采用长度小于1.2米的短柱塞,并通过外径小于下柱塞11直径的中心管6上下串联。所述补液孔9形状为Φ35~Φ50 mm大直径对称单孔,或Φ6~Φ10 mm 密集小直径筛孔,或1~2mm宽度条形圆周分布的割缝,保证其总过流面积为泵径的2-5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葛市福侨机电有限公司,未经长葛市福侨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191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缩机进气滤芯除霜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输浆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