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液两相流疏水阀及其疏水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819089.4 | 申请日: | 2014-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27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 发明(设计)人: | 于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宏宇电站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T1/00 | 分类号: | F16T1/00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 地址: | 15006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两相 疏水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液两相流疏水阀及其疏水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火力发电厂为提高循环热效率都设置给水加热器,加热器在正常工作时要求壳侧水位维持在一定范围内,水位过高或过低不仅降低机组的热经济性,而且会危及主机的安全运行。诸如水位过高造成汽轮机进水而引起叶片断裂、大轴弯曲、加热器爆破等重大事故,在国内外多次发生。或由于水位过低,甚至无水位运行,造成大量蒸汽从加热器内逸出,潜热没有充分利用,加热器传热效果严重恶化,给水温度下降,使机组煤耗增加。一台200MW机组每年要增加2000t左右,同时疏水管道由于汽水两相流动的影响而冲刷严重。常用的电动或浮子式疏水器,由于执行机构频繁动作,易冲蚀磨损,常卡涩失灵,检修维护量大,疏水装置容易失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液两相流疏水阀及其疏水方法。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汽液两相流疏水阀,其组成包括:传感信号管和调节器,所述的调节器由壳体、联接法兰及一条渐缩渐扩形的阀芯组成,中部为调节器进口,所述的调节器进口与所述的传感信号管连接。
所述的汽液两相流疏水阀,所述的传感信号管与加热器连接,所述的加热器与水位计连接。
所述的汽液两相流疏水阀,所述的调节器与隔离阀连接,所述的调节器和所述的隔离阀与旁路阀并行连接。
一种所述的汽液两相流疏水阀的疏水方法,该方法步骤如下:
当加热器内水位上升时,相应地信号管内水位也上升,导致发送汽体的通流面积减小,调节管路内汽相流量减小,液相流量增大,导致调节阀喉部汽相通流面积减小,疏水有效通流面积增大,从而疏水排出量不断增大,最后在新的疏水位高度上建立平衡;
当加热器内水位下降时,相应地信号管内水位也下降,导致发送汽体的通流面积增大,调节管路内汽相流量增大,液相流量减小,导致调节阀喉部汽相通流面积增加,疏水有效通流面积减小,从而疏水排出量不断减小,最后在新的疏水位高度上建立平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利用汽液两相流平衡原理,实现液位自动控制,摒弃了容易冲蚀的机械活动部件和电子元件,克服了一般疏水调节器难以解决的问题,保证了疏水调节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可提高给水温度,煤耗显著降低,该装置结构简单、可免维护、管理方便使用寿命长。
本发明无任何运动部件,无机械及电气传动装置,可靠性好,不受外界干扰。抗干扰能力强,安全性能高;可实现自动连续调节,自调能力强,液位相对稳定;无需外力驱动,属自力式智能调节。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汽液两相流疏水阀,其组成包括:传感信号管1和调节器2,所述的调节器由壳体、联接法兰及一条渐缩渐扩形的阀芯组成,中部为调节器进口3,所述的调节器进口与所述的传感信号管连接。
实施例2:
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汽液两相流疏水阀,所述的传感信号管与加热器4连接,所述的加热器与水位计5连接。
实施例3:
根据实施例1或2所述的汽液两相流疏水阀,所述的调节器与隔离阀6连接,所述的调节器和所述的隔离阀与旁路阀7并行连接。
实施例4:
一种实施例1-3之一所述的汽液两相流疏水阀的疏水方法,该方法步骤如下:
当加热器内水位上升时,相应地信号管内水位也上升,导致发送汽体的通流面积减小,调节管路内汽相流量减小,液相流量增大,导致调节阀喉部汽相通流面积减小,疏水有效通流面积增大,从而疏水排出量不断增大,最后在新的疏水位高度上建立平衡;
当加热器内水位下降时,相应地信号管内水位也下降,导致发送汽体的通流面积增大,调节管路内汽相流量增大,液相流量减小,导致调节阀喉部汽相通流面积增加,疏水有效通流面积减小,从而疏水排出量不断减小,最后在新的疏水位高度上建立平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宏宇电站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宏宇电站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190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