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械搅拌澄清池及澄清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818735.5 | 申请日: | 2014-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1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金大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8 | 分类号: | B01D21/08;C02F1/5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60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 搅拌 澄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搅拌澄清池及澄清方法。
背景技术:
水和废水的混凝处理工艺包括水和药剂的混合、反应及絮凝体与水的分离三个阶段。澄清池就是完成上述三个过程于一体的专门设备。澄清池中起到截留分离杂质颗粒作用的介质是呈悬浮状的泥渣。在澄清池中,沉泥被提升起来并使之处于均匀分布的悬浮状态,在池中形成高浓度的稳定活性泥渣层,该层悬浮物浓度约在3~10g/L。原水在澄清池中由下向上流动,泥渣层由于重力作用可在上升水流中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当原水通过泥渣悬浮层时,利用接触絮凝原理,原水中的悬浮物便被泥渣悬浮层阻留下来,使水获得澄清。清水在澄清池上部被收集。泥渣悬浮层上升流速与泥渣的体积、浓度有关,因此,正确选用上升流速,保持良好的泥渣悬浮层,是澄清池取得较好处理效果的基本条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械搅拌澄清池及澄清方法。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机械搅拌澄清池,其组成包括:池体,所述的池体上中间处具有机械搅拌器,所述的机械搅拌器左侧具有导流室,所述的导流室内具有导流板,所述机械搅拌器两侧具有加药管,所述的加药管紧邻着集水槽,所述的左侧集水槽具有出水口,所述的右侧集水槽具有进水口,所述的左侧集水槽下具有污水浓缩室,所述的污水浓缩室内具有分离室,所述的污水浓缩室侧面具有排污口,所述的机械搅拌器中间处为第二反应室,所述的第二反应室下对应第一反应室,所述的第一反应室内具有伞形板,所述的第一反应室下对应排污管路,所述的排污管路上具有排污口。
所述的机械搅拌澄清池的澄清方法,原水由进水管进人截面积三角形的环形进水槽,通过槽下面的出水孔或缝隙,均匀地流入第一反应室中;在第一反应室中,由于搅拌器上叶片的搅动,使水和大量回流泥渣均匀混合,并被搅拌器上的涡轮提升到第二反应室,并在这里进行了絮凝长大的过程;水流经设在第二反应室上部四周的导流室,消除了水流的纹动后进入分离室;在分离室中,由于截面积较大,水流速度减慢,使泥渣和水分离,分离出的水流入集水槽;由分离室分离出来的泥渣,大部分回流至第一反应室,部分进入泥渣浓缩室;进入第一反应室的泥渣随进水流动;进入泥渣浓缩室的泥渣定期排走,澄清池底部设有排泥管,供排泥使用,环形进水槽上部设有排气管,以排除随水带入的空气。
有益效果:
1.本发明设计一种机械搅拌澄清池,可以处理水和废水的混凝处理工艺包括水和药剂的混合,可以实现泥渣和水分离。通过机械搅拌器使分离效果在很大程度得到了提高。并实现水和空气的分离。
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解决了污水的处理问题,而且成本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机械搅拌澄清池,其组成包括:池体,所述的池体上中间处具有机械搅拌器11,所述的机械搅拌器左侧具有导流室13,所述的导流室内具有导流板5,所述机械搅拌器两侧具有加药管4,所述的加药管紧邻着集水槽3,所述的左侧集水槽具有出水口2,所述的右侧集水槽具有进水口7,所述的左侧集水槽下具有污水浓缩室1,所述的污水浓缩室内具有分离室12,所述的污水浓缩室侧面具有排污口,所述的机械搅拌器中间处为第二反应室6,所述的第二反应室下对应第一反应室9,所述的第一反应室内具有伞形板8,所述的第一反应室下对应排污管路,所述的排污管路上具有排污口10。
实施例2:
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机械搅拌澄清池的澄清方法,原水由进水管进人截面积三角形的环形进水槽,通过槽下面的出水孔或缝隙,均匀地流入第一反应室中;在第一反应室中,由于搅拌器上叶片的搅动,使水和大量回流泥渣均匀混合,并被搅拌器上的涡轮提升到第二反应室,并在这里进行了絮凝长大的过程;水流经设在第二反应室上部四周的导流室,消除了水流的纹动后进入分离室;在分离室中,由于截面积较大,水流速度减慢,使泥渣和水分离,分离出的水流入集水槽;由分离室分离出来的泥渣,大部分回流至第一反应室,部分进入泥渣浓缩室;进入第一反应室的泥渣随进水流动;进入泥渣浓缩室的泥渣定期排走,澄清池底部设有排泥管,供排泥使用,环形进水槽上部设有排气管,以排除随水带入的空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金大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金大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187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