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油或重质原油强化蒸馏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18328.4 | 申请日: | 2014-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49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卢朝霞;刘宇恒;黄伊琳;李康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G7/00 | 分类号: | C10G7/00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翁建华 |
地址: | 53000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油 强化 蒸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原油或重质油原油强化蒸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原油或重质原油强化蒸馏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加工的原油日趋重质化,劣质化。我国的原油成分与国外原油成分相比,其减压渣油含量较高,多数油田的原油中减压渣油的质量高达40%-50%。特别是老油田,不仅产量在递减,而且原油的重质化倾向加剧。除此之外,我国原油对外依赖程度较高,已达75%,而且重质化比例也日渐加激。因此,研发原油,特别是重质原油的强化蒸馏技术改进重油或重质原油的深度加工,充分利用有限的石油资源,增加轻质油的产量,提高经济效益,已成为我国石油炼化工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现代原油或重质原油蒸馏技术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强化剂强化原油蒸馏方面,如俄罗斯新乌发炼油厂用减三线精制抽出油与重油混合进行减压蒸馏,其拔出率增加4.3%。在西西伯利亚原油中加入C12-C14高级脂肪醇4%-5%时,轻质馏分油的收率最佳。我国在强化剂方面,采用如催化裂化油浆,苯酚,活化剂NO.3,以及一些复合添加剂等,都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VGO的拔出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常压蒸馏反应条件温和、绿色环保、增加气液收率、清澈透明的浅黄色轻组分收率显著、能使颜色变化的转折温度升高和刺激气味出现的温度延后、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易行的原油或重质原油强化蒸馏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原油或重质原油强化蒸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生物质油对原油或重质原油进行预处理:常温下把生物质油和原油或重质原油均匀混合,生物质油的添加量为原油体积的0.5%-10%;
<2>二次预处理:把胰岛素添加进步骤<1>所得的混合物中,然后置于恒温水浴环境中恒温加热,加热温度为36-39℃,加热反应2-36小时;
<3>把经步骤<2>预处理的混合物,进行常压蒸馏。
所述步骤<1>中的生物质油是松节油、蓖麻油、桐油、棕榈油、大豆油、葵花籽油、油菜籽油、花生油或玉米坯芽油。
所述步骤<2>中的胰岛素是注射用粉针剂胰岛素或注射剂状胰岛素;注射用粉针剂胰岛素的添加量为0.01-0.10mg/ml;注射剂状胰岛素的添加量为0.05—0.2ml/ml,添加注射剂状胰岛素的原油在蒸馏前去除其所携带的水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易行。
2、该方法应用于原油或重质原油的常压蒸馏反应条件温和,绿色环保,气液收率增加明显,清澈透明的浅黄色轻组分收率增加显著。
3、颜色变化的转折温度升高了15℃-25℃,刺激气味出现的温度延后了20℃-3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常温下把松节油和100ml的原油均匀混合摇匀,松节油的添加量为原油体积0.5%;然后把注射用粉针剂胰岛素按0.01mg/ml添加进上述混合物中,置于已调节好的恒温水浴槽中,恒温水浴槽的恒温为36℃,加热反应2小时;最后,把经上述预处理好的松节油和原油的混合物,进行常压蒸馏,此时,轻组分出现淡棕色的温度升为305℃,颜色变化的转折温度升高了20℃;有轻微刺激气味出现的温度为310℃,刺激气味出现的温度延后了20℃,在蒸馏温度达到345-350℃下的气液收率为52.5ml,其气液收率比空白时增加了41.9%以上。
实施例2:
常温下把蓖麻油和100ml的重质原油均匀混合摇匀,蓖麻油的添加量为重油体积的4%;然后把注射用粉针剂胰岛素按0.05mg/ml添加进上述混合物中,置于已调节好的恒温水浴槽中,恒温水浴槽的恒温为37℃,加热反应22小时;最后,把经上述预处理好的蓖麻油和重质原油的混合物,进行常压蒸馏,此时,轻组分出现淡棕色的温度升为315℃,颜色变化的转折温度升高了30℃;有轻微刺激气味出现的温度为315℃,刺激气味出现的温度延后了25℃,在蒸馏温度达到345-350℃下的气液收率为59.5ml,其气液收率比空白时增加了60.8%以上。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183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