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封窜堵漏一体化封堵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818172.X | 申请日: | 2014-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958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 发明(设计)人: | 王萍萍;赵永凯;邹吉有;路学宽;贾海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萍萍 |
| 主分类号: | E21B33/13 | 分类号: | E21B33/13 |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 地址: | 124010 辽宁省盘锦***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堵漏 一体化 封堵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对油井内的套管漏损井段和管外窜进行封堵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封窜堵漏一体化封堵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开发过程中因地质等诸多因素,导致油井内的套管漏损,注汽开采一轮就会造成套管外的水泥石损坏,导致管外窜,由于套管漏损和管外窜造成顶水下窜底水上窜,使油井高含水,严重影响油井生产,传统的对套管漏损井段和管外窜封堵方法是利用挤水泥封堵方法,由于水泥密度大流动性好,渗透力强,挤入多少水泥,都会沿疏松地带大量流失掉,近井地带存量很少,即使形成一定强度,在10MPa压力推动下,也会致使水泥后移,造成新的裂缝,从而反复施工也难以达到施工效果,一次封堵成功率只能达到40%。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封窜堵漏一体化封堵方法,堵漏就是封堵油井内的套管漏损井段和射孔封窜井段,封窜就是封堵套管外因水泥石损坏造成管外窜,封窜一般采用在顶水下窜底水上窜通道泥岩层位射孔,进行封窜,封窜堵漏一体化封堵方法是采用化学复合堵剂RB/H-I、耐高温复合树脂和G级油井水泥相结合对套管漏损井段和管外窜进行封堵,化学复合堵剂RB/H-I,封堵来水通道,同时对于热采井地层亏空严重起到暂堵、填补地层亏空及来水通道,由于有良好的流动性,封堵距离远,易进入高渗透地层,遇水膨胀,能在水层中形成稳定强度的屏障,阻止水的扩散,同时遇油溶解,不堵塞空隙孔道,保证生产中油层不出水,耐高温复合树脂,是为了阻挡高温注汽对硬堵剂损害,G级油井水泥,增强近井地带封堵强度,封堵空隙和孔道,通过辽河油田300多口油井采用封窜堵漏一体化封堵方法对套管漏损井段和管外窜进行封堵的施工证明,一次封堵成功率达到98%以上。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封窜堵漏一体化封堵方法,这种封窜堵漏一体化封堵方法是采用化学复合堵剂RB/H-I、耐高温复合树脂和G级油井水泥相结合对套管漏损井段和管外窜进行封堵,其特殊之处是:封堵方法是将封堵管柱下到套管漏损井段和射孔封窜井段上100米处,关闭井口装置,用泵车通过封堵管柱向套管漏损井段和射孔封窜井段挤入化学复合堵剂RB/H-I,150-180吨,封堵半径要达到3米以上,压力达到8-10MPa,向套管漏损井段和射孔封窜井段挤入耐高温复合树脂2-3吨,再向套管漏损井段和射孔封窜井段挤入密度为18.5g/cm3的G级油井水泥12-15吨后,向套管内打入清水把最后挤入的G级油井水泥顶到套管漏损井段和射孔封窜井段以上10米处的水泥面,侯凝24小时后,起出封堵管柱,再将钻水泥塞管柱下入到套管漏损井段和射孔封窜井段上100米处的水泥面,把套管内的水泥环钻掉带到地面,最后用泵车向套管漏损井段和射孔封窜井段打压15MPa,停泵车30分钟后,压力降14.5-15MPa为封堵合格。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封堵方法简单,施工方便,封堵效果好,保证生产中油层不出水,一次封堵成功率达到98/%,提高油井生产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封堵方法:是将封堵管柱下到套管漏损井段和射孔封窜井段上100米处,关闭井口装置,用泵车通过封堵管柱向套管漏损井段和射孔封窜井段挤入化学复合堵剂RB/H-I,150-180吨,封堵半径要达到3米以上,压力达到8-10MPa,向套管漏损井段和射孔封窜井段挤入耐高温复合树脂2-3吨,再向套管漏损井段和射孔封窜井段挤入密度为18.5g/cm3的G级油井水泥12-15吨后,向套管内打入清水把最后挤入的G级油井水泥顶到套管漏损井段和射孔封窜井段以上10米处的G级油井水泥面,侯凝24小时后,起出封堵管柱,再将钻水泥塞管柱下入到套管漏损井段和射孔封窜井段上100米处的水泥面,把套管内的水泥环钻掉带到地面,最后用泵车向套管漏损井段和射孔封窜井段处打压15MPa,停泵车30分钟后,压力降14.5-15MPa为封堵合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萍萍;,未经王萍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181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页岩气压裂井口装置
- 下一篇:钻井废弃泥浆随钻随治一体化处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