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木雕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16600.5 | 申请日: | 2014-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76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邵湘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湘文 |
主分类号: | B44C5/04 | 分类号: | B44C5/04;B44C1/2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启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70 | 代理人: | 陈三九 |
地址: | 518106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木雕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雕刻技法,尤其涉及一种木雕工艺。
背景技术
雕刻为一种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依靠剔除与保留欲刻画物体的形状对应部分从而将图案显现。传统的木雕工艺经过历代匠人的不断传承,技艺手法不断创新,推动了木雕行业适用不同时代的人类使用审美需求。
市面上所常用的木雕在选材、开料、干燥、拼板后,基本上按照画稿、打胚、修光、打磨、着色上光的操作流程进行木板的雕刻工艺。传统木雕工艺在刻画到动物禽鸟时始终以简单的几根线一刀带过,画面的展现主要以写意为主,没有真正由写意突破到写实方面来。也就是说,传统木雕图案在大面宏观上可以完整体现艺术表现的形式,但在微观具体到动物禽鸟的翎毛表达上不能在产品图案中真实完全展现,其动物禽鸟固有的飘逸灵动的特性不能体现给观赏者,使其无法达到像中国工笔花鸟画所能体现出的艺术境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用于解决传统木雕图案在微观具体到动物禽鸟的翎毛表达上不能在产品图案中真实完全展现,动物禽鸟固有的飘逸灵动的特性不能体现给观赏者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木雕工艺,包括如下工序:将欲雕刻的图案采用精雕编程软件进行编程并生成机器语言输入到精雕机;所述精雕机根据所述机器语言将所述图案雕刻在木板上形成粗胚;对所述粗胚进行修光处理后形成细胚;对所述细胚进行刮磨处理后形成白胚;将所述白胚进行补灰上漆处理后形成漆胚; 对所述漆胚进行丝毛处理后形成丝毛成品;及对所述丝毛成品涂刷面漆。
其中,对所述漆胚进行丝毛处理后形成丝毛成品的工序中,采用三角刀具对动物禽鸟的翎毛加工出单线或多线的线条形式。
其中,进行丝毛操作时,所述三角刀具的刀尖在所述木板上推进,木板产生的木屑从所述三角刀具的三角槽内吐出,所述刀尖推过的部位即刻画出所述线条。
其中,所述补灰上漆的工序包括如下步骤:检查所述白胚的光滑度及平整度;对所述白胚刷涂封闭底漆;对所述白胚进行第一次干燥处理;对所述白胚进行补结疤、补裂缝及刮灰处理;对所述白胚进行第二次干燥处理;对所述白胚进行砂磨处理;及对所述白胚进行涂刷漆处理并进行第三次干燥处理后形成所述漆胚。
其中,在对所述白胚进行补结疤、补裂缝及刮灰处理的工序之前,使用240目砂纸对所述白胚进行打磨。
其中,在所述刮灰的工序中,在所述白胚的平面上刮一层薄灰,在所述白胚的锯切面上刮两层薄灰。
其中,刮灰使用的材料中添加有封闭固化剂。
其中,所述砂磨处理步骤包括:对所述白胚进行粗砂磨;及对经过粗砂磨的白胚进行细磨处理。
其中,在所述细磨处理的步骤中,依次使用400目砂纸、600目砂纸、800目砂纸及1000目砂纸对所述白胚进行细磨处理。
其中,在所述粗砂磨处理的步骤中,采用240目~320目磨砂机对所述白胚的平面造型进行粗砂磨处理,在所述细磨处理的步骤中,采用400目~600目磨砂机对所述白胚的平面造型进行细磨处理。
其中,在所述细磨处理的工序中,顺着木纹的方向对所述白胚进行细磨处理。
其中,在对所述白胚进行涂刷漆处理的工序之前,对喷涂的油漆进行过滤处理。
其中,对所述白胚进行喷漆处理的操作环境的温度为15°~30°,湿度不超过85%。
其中,在所述刮磨的工序中,刮磨处理按照雕刻的所述图像的层次由深到浅、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
其中,在所述刮磨的工序中,顺着木纹的方向进行刮。
其中,在所述刮磨的工序中,先使用粗的砂纸或砂布进行打磨,再使用细的砂纸或砂布进行打磨。
其中,在所述刮磨的工序中,顺着木纹的方向来回打磨。
其中,在所述刮磨的工序中,先打磨大块面,后打磨小块面,使用细木条包上砂纸对死角旮旯进行打磨。
其中,所述修光处理的工序包括:采用平刀将所述粗胚图像的四周的脚线切割平整呈规整角度,框定修光的范围;对所述粗胚图像进行修整;及对所述修正后的图像用线条进行细刻修饰。
其中,对所述粗胚图像按照图像的层次从深到浅、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修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湘文,未经邵湘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166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全向轮的防震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竹炭工艺品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