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与隔离开关组合的支柱式组合电子式互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16584.X | 申请日: | 2014-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59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盛万兴;梁英;宋祺鹏;王金丽;王金宇;方恒福;寇凌峰;杨红磊;王利;杨亮;段祥骏;冯德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19/25 | 分类号: | G01R19/25;G01R19/00;G01R15/04;G01R15/18;G01R1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离 开关 组合 支柱 电子 互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互感器,具体涉及一种与隔离开关组合的支柱式组合电子式互感器。
背景技术
在变电站中,35kV隔离开关是一种户外必不可少的中压电器,在电站应用中,通常需要独立占用一个台位。同一线路上需要配用的电流、电压互感器,互感器也都需要独立占用装配台位,这就使得电站总体布局面积增大,设备采购费用大。通常采用的传统电磁式互感器需耗费大量硅钢、铜线和绝缘材料,不但制造的材料成本高,而且由于存在磁滞和磁饱和现象,导致测量和保护范围受到限制,无数字输出功能,不支持电站的智能化测控。近几年,国内开始推广使用新型电子式互感器,这一新技术有减小体积和重量、降低制造成本、便于装配检修的潜能,特别是实现数字化输出、网络和接线,可以方便地实现开关电器以及电站测控系统的智能化。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与隔离开关组合的支柱式组合电子式互感器,充分发挥了电子式互感器的光隔离绝缘、数字化输出、网络化接线和小型化结构的技术优势,将隔离开关与电子式电流、电压互感器进行一体化组合,降低制造成本、减小设备占地、形成智能化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与隔离开关组合的支柱式组合电子式互感器,所述隔离开关为户外高压隔离开关;所述互感器包括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自励电源、绝缘支柱和合并单元;所述电压传感器和电流传感器分别将采集到的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通过光电混装信号缆传输给合并单元,所述绝缘支柱位于高压导体和底座支架之间,所述自励电源为电流传感器的电-光转换器提供电能。
所述电流传感器包括外壳、传感器线圈和电-光转换器;所述传感器线圈和电-光转换器均位于电流互感器外壳内部,所述传感器线圈由两个线圈组成,分别用于电流的计量和保护,均套装在高压导体上,高压导体由所述外壳固定,传感器线圈把电流信号传给电-光转换器,通过电-光转换器转换为电流数字采样数据,所述电流数字采样数据经底座支架上的光电混装信号缆输出到合并单元箱体。
所述绝缘支柱内安装有电阻分压器,所述电阻分压器中电阻串的一端接高压导体,另一端接地,接地端输出分压信号,由绝缘硅胶将电阻分压器灌封并固定在绝缘支柱内,形成电压传感器。
电阻串的额定工作电压为额定工作电流为0.5mA,额定分压比为0.005,电阻串分压点引出线和接地线由底座支架上的光电混装信号缆输出到合并单元箱体。
所述合并单元安装在合并单元箱体内部,完成电压信号的采集以及电流信号的接收,最终合并成数据报文,通过通信光缆向二次设备传送。
将互感器中每相引出的光电混装信号缆插入到合并单元信号输入接口上,由合并单元向二次设备输出数据报文。
所述光电混装信号缆包括屏蔽电缆和通信光纤,电压传感器采集到的电压信号通过屏蔽电缆传输给合并单元,电流传感器采集到的电流信号通过通信光纤传输给合并单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使电流和电压测量组合为一个支柱式结构,作为隔离开关的静支柱与隔离开关进行组合装配。取消了传统布局中的电流、电压互感器台位,3相6通道集中采集、接收和合并,有硬件共享的优点。在电站建设中,不但压缩了设备的占地空间,节约了制造成本约1/3,而且有利于后台测控的数字化和智能化。集中采集,便于增加抗电磁干扰措施,有效防护开关操作时的电磁干扰,是测量系统能够稳定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与隔离开关组合的支柱式组合电子式互感器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与隔离开关组合的支柱式组合电子式互感器原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与隔离开关组合的支柱式组合电子式互感器装配图;
其中,1-开关动臂,2-电流传感器,3-电压传感器,4-光电混装信号缆,5-合并单元箱体,6-通信光缆,7-隔离开关,8-电-光转换器,9-自励电源,10-外壳,11-电阻分压器,12-通信光纤,13-合并单元,14-传感器线圈,15-高压导体,16-绝缘支柱,17-底座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165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