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洋茉莉醛单酯的合成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816556.8 | 申请日: | 2014-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50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 发明(设计)人: | 黄凤;李永红;李良龙;曾林久;吴高强;马妙玲;贺显伟;廖英;陈军;李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建中香料香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D317/54 | 分类号: | C07D317/5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学强;罗满 |
| 地址: | 6114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茉莉 醛单酯 合成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洋茉莉醛单酯的合成工艺。
背景技术
新洋茉莉醛单酯,化学名1-乙酰氧基-2-甲基-3-(3,4-亚甲基二氧苯基)-1-丙烯,是一种淡黄色固体,熔点55—56℃,其结构式如下式所示:
新洋茉莉醛单酯理论上可以作为全合成洋茉莉醛的中间体之一,但现有的新洋茉莉醛的主要合成路线是以洋茉莉醛为原料,与丙醛发生羟醛缩合反应得到亚胡椒基丙醛,最后催化还原得到新洋茉莉醛粗品,再经减压蒸馏可得到成品,目前在这一方面,一般通过调整催化体系的方式来提高收率,但是普遍存在收率和纯度较低,选择性太差的缺陷。
而目前采用新洋茉莉醛单酯来合成新洋茉莉醛的最新工艺,也存在以下问题:在合成新洋茉莉醛单酯的反应步骤中所用的催化剂量较大,反应物损耗偏高,反应温度较高,反应时间长,体系中产生较多副产物,导致最后成品收率偏低,纯度不够,易变色,因此在合成新洋茉莉醛单酯的工艺上亟待有所突破。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新洋茉莉醛单酯的合成工艺,用于全合成新洋茉莉醛,在同一反应釜中,两步即可合成新洋茉莉醛单酯,通过对温度,物料配比,催化体系的改变,以高于90%的收率合成新洋茉莉醛单酯,该工艺方法条件温和可控,反应时间短,操作简单,副产物少,合成的新洋茉莉醛单酯纯度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洋茉莉醛单酯的合成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酯化反应:在-30—30℃温度条件下,将甲基丙烯醛滴加入醋酸酐中,反应完全后得酯化中间体,所述甲基丙烯醛和醋酸酐的摩尔比为0.5—2,该反应一般情况下不使用溶剂;
(2)烷基化反应:在-10—40℃温度条件下,将胡椒环加入步骤(1)中的酯化中间体,反应完全经过碱洗、水洗后分离出新洋茉莉醛单酯,所述胡椒环和酯化中间体的的摩尔比为1—10,此处反应温度取决于催化剂的用量,一般在-20—70℃之间,考虑到胡椒环在温度较高又是酸性体系中稳定性不强,所以该反应的温度选择在-10—40℃。
优选的,所述步骤(1)酯化反应和步骤(2)烷基化反应采用的催化剂均为选自布朗斯特酸或路易斯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所述的布朗斯特酸包括氢(氟/氯/溴/碘)酸,三氟乙酸,醋酸,草酸,磷酸,磺酸,甲磺酸,苯磺酸;而路易斯酸包括三氟化硼,三氯化硼,三溴化硼,三碘化硼,三氟化硼一乙酸化合物,三氟化硼二乙酸化合物,三氟化硼乙醚化合物,三氟化硼四氢呋喃化合物,三氟化硼乙腈化合物,三氟化硼二水化合物,三氟化硼正丁基醚化合物,三氟化硼甲醚化合物,三氟化硼甲醇化合物,三氟化硼苯酚化合物,三氟化硼磷酸化合物,金属氯化物,比如三氟化铝,氯化铝,溴化锂,碘化铝,氯化钪,溴化钪,碘化钪,氟化镓,氯化镓,溴化镓,碘化镓,氟化铟,氯化铟,溴化铟,碘化铟,氯化钇,溴化钇,碘化钇,四(氯/溴/碘)化钛,四(氯/溴/碘)化锆,四(氯/溴/碘)化铪,三(氟/氯/溴/碘)铁,三(氟/氯/溴/碘)钌,三(氟/氯/溴/碘)锌,(氟/氯/溴/碘)镉,(氟/氯/溴/碘)汞,(氟/氯/溴/碘)锡,(氟/氯/溴/碘)锑,镧系金属(57—71)卤化物,三氟甲烷磺酸(铜/锡/钪/钇/锌镧系金属等),三氟乙酸(铜铜/锡/钪/钇/锌镧系金属),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酸性分子筛 等,路易斯酸化合物或者布朗斯特酸可单一使用或多种混合使用。
优选的,所述步骤(1)酯化反应和步骤(2)烷基化反应采用的催化剂均为三氟化硼乙醚。
此外,步骤(1)酯化反应的催化剂用量采用催化当量,以甲基丙烯醛的物质的量来计,催化剂量为0.001—1之间,优选为0.01—0.1,更优选为0.001—0.05。
步骤(2)烷基化反应的催化剂用量采用催化当量,以酯化中间体物质的量来计,催化剂用量为0.1—1之间,优选为0.01—0.1,最佳为0.03—0.07,不超过1。
优选的,所述步骤(1)酯化反应的温度为-20—10℃。
更为优选的,所述步骤(1)酯化反应的温度为-10—5℃。
优选的,所述步骤(1)酯化反应中甲基丙烯醛和醋酸酐的摩尔比为1—1.5。
更为优选的,所述步骤(1)酯化反应中甲基丙烯醛和醋酸酐的摩尔比为1.1—1.25。
优选的,所述步骤(2)烷基化反应的温度为0—5℃,在此温度下胡椒环的损耗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优选的,所述胡椒环和酯化中间体的的摩尔比为3—8,最佳摩尔比为4—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建中香料香精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建中香料香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165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