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套管振动取土或高压注水松土拔桩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15784.3 | 申请日: | 2014-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52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简洪钰;林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D9/02 | 分类号: | E02D9/02;E02D9/04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林晓琴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套 振动 高压 注水 松土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程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套管振动取土或高压注水松土拔桩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旧城改造项目难免会遇到场地内旧建筑桩基对新建筑物桩基施工的影响问题,为了避免场地内旧桩基对新桩基施工带来的不利影响,在桩基施工前一般需要将新桩基位置的旧桩拔除,以便进行后续建设。现有的拔桩技术一般采用砸击的方式,利用重锤将桩基砸碎,再挖出废渣,耗时耗力,破坏环境。已有的拔桩机,其拔桩的能力有限,主要是夹具设计存在缺陷,在拔除的过程中难以控制松紧度,太紧容易夹断桩基,太松则无法拔出,成为困扰的一大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钢套管振动取土拔桩施工方法,拔桩效率高,缩短工期,避免了旧桩无法拔出或断桩问题,经济效益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的:一种钢套管振动取土拔桩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旧桩位置,将外套管和内套管通过夹持器在高频振动锤的振动下同时打入土中,且内套管的底端设有一活瓣取土仓;旧桩和桩周土随内、外套管的沉入逐渐进入内套管中;
(2)外套管和内套管逐渐沉入至设计标高;
(3)振动拔出内套管,旧桩周土随内套管一起提出;
(4)卸去活瓣取土仓,通过振动卸土,并将内套管放回外套管内;
(5)利用拔桩机或起重机将旧桩拔出;
(6)回填旧桩拔出所形成的孔;
(7)振动拔出内外套管。
优选地,所述步骤(7)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准备拔起前在原地振动5-10S后再匀速上拔,边振边拔,拔管速度控制在0.8~1.2m/min;在硬土层与软土层的交界处时,拔管速度控制在0.6~0.8m/min,直到将外套管拔出地面。
优选地,所述外套管的长度在30m以内,内径为900-1500mm。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在于提供一种钢套管高压注水松土拔桩施工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二的:一种钢套管高压注水松土拔桩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旧桩位置,将带有一注水器的钢管通过夹持器在高频振动锤的振动下沉入土中;所述注水器包括复数个高压注水孔,所述复数个高压注水孔均位于钢管的内壁底端,且每所述高压注水孔均以45度角朝向旧桩设置;
B.振动沉桩的同时实施高压注水,使旧桩周边的土体成泥浆状,旧桩及其桩周泥浆随钢管的沉入逐渐进入钢管中;
C.待钢管沉至设计标高后,采用拔桩机或起重机将旧桩拔出;
D.回填旧桩拔出所形成的孔;
E.振动拔出钢管。
优选地,所述步骤E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准备拔起前在原地振动5-10S后再匀速上拔,边振边拔,拔管速度控制在0.8~1.2m/min;在硬土层与软土层的交界处时,拔管速度控制在0.6~0.8m/min,直到将钢管拔出地面。
优选地,所述钢管的底部向纵轴方向延伸形成一凸台,所述注水器包括至少一注水管和一出水环体,所述注水管紧贴于所述钢管的内壁,且该注水管与出水环体连通;所述出水环体固定于所述凸台上,所述复数个高压注水孔环设于该出水环体上。
优选地,所述钢管包括一外套管和一内套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旧桩位置利用高频振动锤沉入钢套管,待钢套管沉入到设计标高后进行管内取土,取出旧桩桩身周围的土体,可保证施工过程少挤土或不挤土,因而不会发生挤土效应;并且大大减小旧桩桩身摩阻力,通过拔桩机即可轻松将旧桩拔出;避免了桩身摩阻力太大,无法将旧桩拔出或者拔桩力太大将旧桩拔断的问题,拔桩效率高,有助于缩短工期。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发明中钢套管振动取土拔桩施工方法的施工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中钢套管高压注水松土拔桩施工方法的施工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中活瓣取土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钢管和注水器的配合图。
图5为本发明中钢管和出水环体的配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和图3,钢套管振动取土拔桩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在旧桩6位置,将外套管3和内套管4通过夹持器2在高频振动锤1的高频振动下同时打入土中,且所述内套管4的底端设有一活瓣取土仓41,土逐渐进入内套管4中;所述外套管3的长度在30m以内,内径为900-15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工程学院;,未经福建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157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下防渗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预制圆管桩及连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