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中药保健床垫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815740.0 申请日: 2014-12-25
公开(公告)号: CN104586139A 公开(公告)日: 2015-05-06
发明(设计)人: 张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 张海涛
主分类号: A47C21/04 分类号: A47C21/04;A47C27/12;A61K36/756;A61K36/9068;A61P29/00;A61P1/14;A61P13/12;A61P15/10;A61K33/06;A61K33/26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256658 山东省***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新型 中药 保健 床垫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为一种床上用品,尤其是一种新型中药保健床垫。

背景技术

三焦为六腑之一,是上、中、下三焦的合称,是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特有的名词,六腑之一,位于躯体和脏腑之间的空腔,包含胸腔和腹腔,人体的其他脏腑器官均在其中,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称,即将躯干划分为3个部位,横膈以上内脏器官为上焦,包括心、肺;横膈以下至脐内脏器官为中焦,包括脾、胃、肝、胆等内脏;脐以下内脏器官为下焦,包括肾、大肠、小肠、膀胱。

其中,上焦病证,是指温热病邪,侵袭人体从口鼻而入,自上而下,一开始就出现的肺卫受邪的证候。温邪犯肺以后,它的传变有两种趋势,一种是“顺传”,指病邪由上焦传入中焦而出现中焦足阳明胃经的证候;另一种为“逆传”;即从肺经而传入手厥阴心包经,出现“逆传心包”的证候。临床表现为:微恶风寒,身热自汗,口渴或不渴而咳,午后热甚;脉浮数或两寸独大;邪人心包,则舌蹇肢厥,神昏谚语。邪犯上焦,肺合皮毛而主表,故恶风寒;肺病不能化气,气郁则身热。肺气不宣,则见咳嗽。午后属阴,浊阴旺于阴分,故午后身热。温热这邪在表,故脉浮数。邪在上焦;故两寸独大。

中焦病证,是指温病自上焦开始,顺传至于中焦,表现出的脾胃证候。若邪从燥化,或为无形热盛,或为有形热结,表现出阳明失润,燥热伤阴的证候。若邪从湿化,郁阻脾胃,气机升降不利,则表现出湿温病证。因此,在证候上有胃燥伤阴与脾经湿热的区别:1.胃燥伤阴证:是指病入中焦,邪从燥化,出现阳明燥热的证候,临床表现为身热面赤,腹满便秘,口干咽燥。唇裂舌焦,苔黄或焦燥,脉象沉涩;2.脾经湿热证:是指湿温之邪,郁阻太阴脾经而致的证候;临床表现为:面色淡黄,头身重病,汗出热不解,身热不扬,小便不利,大便不爽或溏泄,苔黄滑腻,脉细而濡数,或见胸腹等处出现白菩。

下焦病证,是指温邪久留不退,劫灼下焦阴精,肝肾受损,而出现的肝肾阴虚征候,临床表现为:身热面赤,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口干,舌燥,神倦耳聋,脉象虚大;或手足蠕心中詹詹大动,神倦脉虚,舌绛少苔,甚或时时欲脱。

本技术是将中医三焦理论应用到床垫中去,制成了一种对三焦进行保健的床垫。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三焦症状进行医疗保健治疗的新型中药保健床垫。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新型中药保健床垫,包括医用PVC材料制成的中空结构的垫体,垫体内有导热体,其特征是,导热体内均匀分布有红外线加热管,红外线加热管通过导线与温控器连接,导线外部包裹防护网,防护网外部设有胶皮层;垫体外部覆盖有竹纤维材质的垫套,垫套厚度为2-3mm,垫套材质为竹纤维混纺材料,其重量百分比为40%的竹纤维、60%的涤纶;垫套下部设有与人体肩膀位置匹配的第一中药袋,与人体胸膛位置匹配的第二中药袋,与人体肾部位置匹配的第三中药袋;第一中药袋、第二中药袋、第三中药袋上部的垫套上设有棉质材质或亚麻材质的中药透气层;第一中药袋、第二中药袋、第三中药袋内装有中药包,中药包厚度为2-3mm;第二中药袋为两个,两个中药袋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一中药袋、第二中药袋、第三中药袋内设有可拆卸连接的红外线加热板,中药包放置在红外线加热板上部,红外线加热板通过温控器与电源连接;

棉质材质或亚麻材质的中药孔有利于中药发挥,还可以在夏天选用带亚麻材质中药孔的垫套,在冬天选用带棉质材料中药孔的垫套;第一中药袋、第二中药袋、第三中药袋可以根据身体不同位置,选择相同或不同孔径;第一中药袋、第二中药袋、第三中药袋内设有红外线加热板,红外线加热板中药包;可以使中药包内中药的药效发挥到最好;红外线加热板通过控温装置与电源连接,红外线加热板的加热温度控制在30-40度之间为宜,优选的可以为38度为宜;第二中药袋为两个,两个中药袋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二中药袋为两个可增大第二中药袋的面积。

其中,第一中药袋内的中药包中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材料:黄芩30g、黄连30g、黄柏30g、栀子50g、甘草20g、桑叶30g、寒水石60g、大黄60g、连翘100g、夏枯草100g、柴胡50g;第一中药袋内的中药包中的中药组份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的功效;

第二中药袋内的中药包中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材料:茯苓30g、薏苡仁30g、菌陈蒿30g、苍术40g、桑寄生20g、黄豆50g、干姜30g、威灵仙20g;第二中药袋内的中药包中的中药组份具有去湿除风的功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海涛;,未经张海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157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