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塑性流动旋压成形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15481.1 | 申请日: | 2014-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50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侯红亮;牛涛;王耀奇;张艳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1D22/16 | 分类号: | B21D22/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天尧 |
地址: | 10002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性 流动 成形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电塑性流动旋压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旋压机、脉冲电源、第一电极(3)、第二电极(5)、芯模(6)、工件(2)和旋轮(4);
芯模(6)安装在旋压机的主轴(1)上,芯模(6)与主轴(1)同轴连接,工件(2)安装在芯模(6)上,工件(2)内侧与芯模(6)外侧贴合;
旋轮(4)与工件(2)发生变形的部位接触;
第一电极(3)、第二电极(5)分别接触在工件(2)发生变形的部位的两侧;第二电极(5)、第一电极(3)分别连接脉冲电源正负两极;
脉冲电源输出的脉冲电流依次通过第二电极(5)、第一电极(3)和工件(2)构成回路;
主轴(1)带动芯模(6)和工件(2)做回转运动,第一电极(3)、第二电极(5)与旋轮(4)同步向主轴(1)方向做进给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旋压机为卧式或立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脉冲电源输出的脉冲电流峰值不小于100A。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电极(3)、第二电极(5)与工件(2)滑动接触或滚动接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电极(3)和/或第二电极(5)上安装有弹簧顶紧装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电极(3)和第二电极(5)通过支架安装在旋轮(4)座上,随旋轮(4)做轴向进给运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芯模(6)与主轴(1)的连接处安装有绝缘材料;旋轮(4)座与滑台的连接处安装有绝缘材料;第一电极(3)和第二电极(5)与支架固定位置安装有绝缘材料。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电极(3)、第二电极(5)与工件(2)接触的位置分别在旋轮(4)的左右两侧;
或,第一电极(3)直接连接旋轮(4),第二电极(5)连接工件(2);
或,第一电极(3)、第二电极(5)与工件(2)接触的位置分别在旋轮(4)的上下两侧。
9.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电塑性流动旋压成形装置进行电塑性流动旋压成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芯模(6)安装在主轴(1)上,将工件(2)安装在芯模(6)上,调节第一电极(3)、第二电极(5)与工件(2)接触;
设置主轴(1)转速,旋压机和脉冲电源的工艺参数;
启动主轴(1)带动工件(2)旋转,打开脉冲电源开始对工件(2)放电,调节旋压机的旋轮轴向进给开始旋压;
待旋压结束后,停止旋轮轴向进给,关闭脉冲电源,退出旋轮(4);
通过卸料装置卸下工件(2),关闭主轴(1)转动,关闭旋压机。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旋压机和脉冲电源的工艺参数,包括:设置旋压机的旋轮进给速度和减薄率,脉冲电源的脉冲电流频率和放电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1548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装非标异型冲头结构
- 下一篇:集成分段冷却及碳分配过程的热冲压成形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