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波遥感极化线栅绕线框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15191.7 | 申请日: | 2014-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35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邹青;刘圣强;韦彬;林亚帆;王欣扬;呼咏;呼烨;李彬;魏福玉;刘小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J5/02 | 分类号: | G01J5/02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王怡敏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波遥感 极化 线栅绕线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航天遥感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波遥感极化线栅绕线框,适用于多种规格的极化线栅的自动化缠绕加工。
背景技术
微波辐射计是一种被动接收物体辐射信号的微波遥感器,在大气水汽探测、海洋风场探测、陆地资源探测、军事侦测以及日常生活中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微波辐射计首先需要测量目标微波辐射的垂直极化辐射亮温和水平极化辐射亮温这两个参数,然后才能进行数据反演。为了得到垂直和水平极化辐射亮温,不得不运用极化器对目标微波辐射进行极化分离。在我国“高分一号”卫星、FY-3号“微波湿度计”及国家空间中心微波遥感部研制的“全极化微波辐射计定标源”等都运用了一种低损耗的极化器——极化线栅,它在微波毫米波波段应用尤其广泛。
目前,我国使用的极化线栅大多数为进口极化线栅,价格昂贵;而国内加工线栅的方法主要以人工缠绕为主,精度较低,生产周期较长。同时,国内外的缠绕机主要应用在纺织排线、电子元器件、线切割等,控制变量较为单一,且精度相对较低。因此,研制一台极化线栅的自动化缠绕加工装置显得极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波遥感极化线栅绕线框,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极化线栅绕线框为线栅缠绕加工中的核心部件,攻克了线栅与绕线拍不垂直的难题,精简了角度调节的繁琐工艺,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保证了缠绕的线栅精度,适用于各种规格的精密极化线栅的自动化缠绕加工,填补了国内极化线栅自动化制造的空白。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微波遥感极化线栅绕线框,左立板1、右立板2分别和上槽钢3、下槽钢4搭接形成一个矩形框架,并通过沉头孔螺钉Ⅰ5固定,所述左、右立板1、2分别与法兰11连接;上、下槽钢3、4上分别通过螺钉15与尼龙棒14固定连接,导向轴12通过固定套13连接在左、右立板1、2之间;直线轴承6套接在导向轴12上自由滑动,所述直线轴承6两端设有固定环7对其定位,衬板9通过沉头螺钉Ⅱ10固定在直线轴承6上, 绕线拍8通过衬板9的定位孔定位夹紧安装在衬板9上。
所述的尼龙棒14为半圆柱形。
所述的上、下槽钢3、4为绕线框架的主承力结构之一,为了防止绕线过程中线栅跟槽钢接触打滑,将摩擦系数较大的尼龙棒14固定在上、下槽钢3、4上。
所述的衬板9与线栅间距相配合,衬板9上的定位孔确保绕线拍8安装到衬板9之后倾斜呈螺旋角,倾斜的角度用来抵消线栅螺旋缠绕时产生的螺旋角,使线栅垂直于绕线拍8上下边框且满足恒定的间距要求,每一种线栅间距对应一种类型的衬板9,缠绕时选用与之配套的衬板9省去繁琐的角度调整过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构思新颖,使用方便。改变了目前极化线栅依赖进口的现状,填补国内极化线栅自动化制造的空白,便于实现不同规格的极化线栅绕线拍的快速安装与定位,提高工作效率。实用性强。改变了目前国内极化线栅手工缠绕的现状,机械式自动化缠绕效率和精度更高。可对不同形状的绕线拍、不同间距的极化线栅进行自动化缠绕加工。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发明的三维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尼龙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衬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绕线拍倾斜原理图。
1、左立板;2、右立板;3、上槽钢;4下槽钢;5、沉头螺钉Ⅰ;6、直线轴承;7、固定环;8、绕线拍;9、衬板;10、沉头螺钉Ⅱ;11、法兰;12、导向轴;13、固定套;14、尼龙棒;15、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详细内容及其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151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粉填充涂覆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