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松萝玉芽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15063.2 | 申请日: | 2014-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21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谢少明;谢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六股尖有机茶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李冉 |
地址: | 245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松萝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松萝玉芽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种植、(2)采摘、(3)第一次摊凉、(4)筛选、(5)杀青、(6)第二次摊凉、(7)理条、(8)第三次摊凉、(9)整形、(10)烘干、(11)提香、(12)装箱。本发明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的松萝茶加工方法不够合理,茶叶不能够长时间放置,口感和香味不够好,外形不够美观的问题,能够广泛应用茶叶加工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的加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松萝玉芽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绿茶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是指采取茶树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或者整形、烘干等典型工艺制作而成的产品。其制成品的色泽,冲泡后茶汤较多的保存了鲜茶叶的绿色主调。常饮绿茶能防癌,降血脂和减肥。吸烟者可减轻尼古丁伤害。
绿茶是未经发酵制成的茶,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较多。绿茶中的这些天然营养成份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具有特殊效果,是其他茶类所不及的。绿茶是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故名绿茶。绿茶是将采摘来的鲜叶先经高温杀青,杀灭了各种氧化酶,保持了茶叶绿色,然后经揉捻、干燥而制成,清汤绿叶是绿茶品质。
而松萝茶属绿茶类,为历史名茶,创于明初,产于黄山市休宁县。随便松萝茶的历史很悠久,制作工艺也比较成熟,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饮茶人对茶叶口感及香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因为存放时间的问题,茶叶容易氧化变质。目前的松萝玉芽的加工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品茶者的需求。
本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松萝玉芽的加工方法,解决现有的松萝茶加工方法不够合理,茶叶不能够长时间放置,口感和香味不够好,外形不够美观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松萝玉芽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1)种植:选取牛皮种大叶的茶树幼苗种植在高山环境或者山坡地,种植时间为年后开春,种植间距为30~100cm;种植三年后,每年的6月20~7月20修剪一次;茶树每年1~2月份施有机肥一次,每次的施肥量为160~200斤/亩;
(2)采摘:选择种植满三年的茶树采摘茶叶,采摘时选择单芽或一芽一叶;
(3)第一次摊凉:将采摘来的茶叶放置在竹盘上进行第一次摊凉;摊凉时间为春季7~8小时,夏季5~6小时,摊凉厚度为2~3cm,第一次摊凉后茶叶减去28%~32%的水分;
(4)筛选:将经过第一次摊凉后的茶叶按照设定好的大小进行统一筛选,去除杂物及大小不符合要求的茶叶;筛子口径为1cm的竹筛;
(5)杀青:将筛选后的茶叶放置在40型的杀青机中杀青,杀青温度为210℃~240℃;杀青后的茶叶叶片含水量为55%~60%;
(6)第二次摊凉:把杀青后的茶叶再次放置在竹盘上进行第二次摊凉,摊凉时间为25~30分钟;第二次摊凉后的茶叶的含水量为40%~42%;
(7)理条:把经过第二次摊凉处理后的茶叶放入理条机中进行理条;
(8)第三次摊凉:把经过理条后的茶叶放置在竹盘上进行第三次摊凉,摊凉时间为5~6分钟,使得茶叶内外含水量分布均匀,茶叶变软便于后续整形;
(9)整形:对经过第三次摊凉后的茶叶进行整形;整形时把茶叶先放置在一个筛中,然后在上面叠加一个筛,最后给上面的筛施加一个外力,上下两个筛的筛纹会挤压茶叶,使得上下两个筛的筛纹刻印在茶叶上;
(10)烘干:把整形后的茶叶放入烘干机中烘干,烘干温度为90℃~100℃,烘干时间为25~30分钟,使茶叶达到九成干的程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六股尖有机茶研究所,未经黄山六股尖有机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150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眼镜(20206)
- 下一篇:用于电动扬声器的过热保护器及保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