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肠道肿瘤的中药配方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14779.0 | 申请日: | 2014-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10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雷;冯涛;纪成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81 | 分类号: | A61K36/81;A61P35/00;A61K31/045;A61K35/646;A61K35/65;A61K35/6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26610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肠道 肿瘤 中药 配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医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肠道肿瘤的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
肠道肿瘤是发生于小肠和大肠的良性、恶性肿瘤。临床表现因肿瘤发生的性质和部位而异。一般来说,良性肿瘤可无症状或症状很轻。有的恶性肿瘤早期也无明显症状,从而影响诊断、治疗和预后。胃肠道肿瘤中,小肠肿瘤的发病率较食管、胃和大肠等部位为低。
原发性小肠肿瘤表现轻重不等的腹痛、肠道出血、肠梗阻、腹部肿块及体重减轻等。恶性肿瘤的症状较多、较重,良性肿瘤的症状较轻或根本无症状。由于小肠肿瘤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因此,很难早期诊断。小肠X射线气钡双重对比造影、纤维小肠镜、肠系膜上动脉造影、CT等检查方法,对小肠肿瘤的诊断有帮助。必要时可以剖腹探查以获得最后诊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肠道肿瘤的中药配方,通过中药调理,扶正固本、活血化瘀的理论,化痰与治瘀双管齐下,清热解毒,化痰散结、活血通经、解散消肿,益气养阴,治疗肠道肿瘤效果好,见效快。
本发明的治疗肠道肿瘤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猫爪草12-15份、水红花子10-13份、全蝎12-15份、蟾蜍12-18份、没药10-12份、蜣蟑8-12份、冬凌草10-13份、冰片10-12份、青黛12-18份、龙葵14-17份、山豆根13-16份、白英6-8份、花粉8-12份、桔梗6-12份、虎杖8-10份、丹皮11-13份、当归6-9份、白芷10-13份和黄芪7-10份。
作为优选,按如下重量份数配制:猫爪草14份、水红花子12份、全蝎12份、蟾蜍15份、没药11份、蜣蟑9份、冬凌草12份、冰片11份、青黛16份、龙葵15份、山豆根14份、白英7份、花粉9份、桔梗8份、虎杖9份、丹皮12份、当归6份、白芷10份和黄芪8份。
制备方法是按上述重量份数称取原料,放入砂锅里,然后加入饮用水,液面超出药材2-3cm,武火煮开后,改用文火煎煮50分钟后,倒出药液,每次温服200-300ml,每日早、晚两次饭后服用。
药理分析:
猫爪草:甘、辛,微温。归肝、肺经。主治瘰疬痰核,疔疮,虫蛇咬伤。
水红花子:有化痞散结,清热止痛功能。用于痞块腹胀,消渴,胃痛。用量4.5~9g,大剂量可至30g。外用适量熬膏或捣积,健脾利湿。治胁腹症积,水臌,胃疼,食少腹胀,火眼,疮肿,瘰疬。
全蝎:主要药用成分为蝎毒素,据《本草纲目》和《中国药典》载,全蝎具有“熄风镇痉、消炎攻毒、通络止痛”功能。
蟾蜍:其耳后腺、皮肤腺分泌的白色浆液的干燥品叫蟾酥,是珍贵的中药材,内含多种生物成分,有解毒、消肿、止痛、强心利尿、抗癌、麻醉、抗辐射等功效,可治疗心力衰歇、口腔炎、咽喉炎、咽喉肿痛、皮肤癌等。
没药:主治胸腹瘀痛、痛经、经闭、症瘕、跌打损伤、痈肿疮疡、肠痈、目赤肿痛。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等功效。
蜣蟑:具有清热解毒,抗癌蛋白活性作用。
冬凌草:又名冰凌草,为唇形科香茶属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小灌木。性味苦、甘、微寒,有良好清热毒、活血止痛、抑菌、抗肿瘤作用。
冰片:又名片脑、桔片、龙脑香、梅花冰片、羯布罗香、梅花脑、冰片脑、梅冰等,是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的树脂和挥发油加工品提取获得的结晶,可用于闭证神昏、用于目赤肿痛、喉痹口疮、疮疡肿痛、溃后不敛等。本方取其开窍生肌、杀菌作用。
青黛:为双子叶植物药爵床科植物马蓝、双子叶植物药豆科植物木蓝、双子叶植物药十字花科植物菘蓝、草大青或蓼科植物蓼蓝叶中的干燥色素。性味咸寒,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定惊。主治:温病热盛,斑疹,吐血、咯血,咽痛口疮、小儿惊痫、疮肿、丹毒、蛇虫咬伤。龙葵:全株入药,可散瘀消肿,清热解毒。本方中,取其活血排脓,抗癌肿作用。
山豆根:别名:三小叶山豆根、胡豆莲,具有消肿抗癌作用。
白英:为茄科草质藤本,生于山谷草地或路旁、田边。全草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抗癌之功效;根可用于风湿性关节炎。
花粉:取其清肺化痰,散肿排脓作用。
桔梗:别名包袱花、铃铛花、僧帽花,功能主治:宣肺,利咽,祛痰,排脓。利咽化痰,导药升阳作用。
虎杖:祛风,利湿,破瘀,通经。治风湿筋骨疼痛,湿热黄疸,淋浊带下,妇女经闭,产后恶露不下,症瘕积聚,痔漏下血。跌扑损伤,烫伤,恶疮癣疾。抗心律失常和抗心肌失血活血化瘀。
丹皮: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本草纲目》:“治血中伏火,除烦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未经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147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