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心力衰竭的中药药水及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810784.4 | 申请日: | 2014-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35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 发明(设计)人: | 李爱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爱花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 | 分类号: | A61K36/89;A61P9/04;A61K35/02;A61K35/74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2100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心力衰竭 中药 药水 制备 方法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心力衰竭的中药药水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心力衰竭又称“心肌衰竭”,是指心脏当时不能搏出同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相称的血液供应。往往由各种疾病引起心肌收缩能力减弱,从而使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心力衰竭主要分慢性心力衰竭和急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与何侧心室或心房受累有密切关系。临床上左心衰竭最常见。左心衰竭的临床特点主要是由于左心房和右心室衰竭引起肺瘀血、肺水肿;而右心衰竭的临床特点是由于右心房和右心室衰竭引起体循环静脉瘀血和水钠潴留。在发生左心衰竭后,右心也常相继发生功能损害,最终导致全心衰竭。出现右心衰竭时,左心衰竭症状可有所减轻。急性心力衰竭是指由于器质性心脏病发展到心肌收缩力减退,使心脏不能将回心血量全部排出,心搏出量减少,引起肺静脉郁血,动脉系统严重供血不足,常见于急性心肌炎、心肌梗塞,严重心瓣膜狭窄,急性的心脏容量负荷过重,快速异位心律。临床上以极度烦躁、极度气促,咯白色泡沫或粉红色泡沫痰,双肺干湿性罗音为特点。
心力衰竭可引起并发症,如低钾血症:多见于噻嗪类或袢利尿剂连续应用或大量利尿后;引起低钠血症:多见于大量利尿并严格限制Na+摄入的患者,可并发失水和酸中毒。心力衰竭患者不仅要忍受呼吸困难、足踝肿胀、精疲力竭等临床症状带来的极大痛苦,而且因反复住院,给病人及家属带来诸多的不便和沉重的负担。心力衰竭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生活不能自理,有人称心衰是“生命的拌脚石”。
目前治疗心力衰竭主要以西药为主,但西药副作用大,成本较高,复发率高,不易长期用服用药,长期用服用药会引起身体机能的退化和不良反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心力衰竭的中药药水及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药水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符合中医药学和现代医药学理论,并具有强心健胃、大补元气、养心安神之功效,能降低心衰诊断标准,改善心功能,从而有效的治疗心力衰竭患者,服用方便,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治愈后不复发,成本较低,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
一种治疗心力衰竭的中药药水,制成所述中药药水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制成所述中药药水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制成所述中药药水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制成所述中药药水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一种治疗心力衰竭的中药药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糖芥、棕树心、落霜红和红参放入容器内,进行粉碎处理,研末,过180目细粉,备用;
(2)将崖棕根、椰子、三升米、螺旋藻、柏子仁、茯苓、女贞子、回心草和龙骨洗净,放入容器内,加入8~10倍量的蒸馏水,浸泡5~6小时后,煮沸3~4小时,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馏水,煮沸2~3小时,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1~2小时,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备用;
(3)将山楂和蒲公英洗净,切碎,放入容器内,绞汁,滤杂质,留汁液备用;
(4)将黑藁本洗净,浸入2倍量的60%的乙醇溶液浸泡1小时,加热提取2小时,回收乙醇,滤过,得滤液,浓缩为65℃下相对密度为1.13~1.17的稠膏,备用;
(5)将上述步骤(1)~(4)所制得的细粉、滤液、汁液以及稠膏混合,并加入10-12倍量的蒸馏水,搅拌溶解均匀后,加热煮沸0.5小时,至60℃以下,静置1小时,过滤,得滤液,将滤液灌装封存,121℃热压灭菌20分钟,包装,即得本发明所述的治疗心力衰竭的中药药水。
本发明所用中药的药性如下:
糖芥:味苦、辛,性寒;归肺、胃经。健脾和胃,利尿强心。主脾胃不和,食积不化,及心力衰竭之浮肿。《西藏常用中草药》载:“清血热,镇咳,强心。洽虚疡发热,肺结核咳嗽,久病心力不足,能解肉毒。”
崖棕根:味甘、辛,性温;归肺、肝、肾经。益气养血,活血调经。主气血虚弱,倦怠无力,心悸失眠,月经不调,经闭。
椰子:味甘、性平;入胃、脾、大肠经。补虚强壮,益气祛风,消疳杀虫,滋补、清暑解渴。治小儿涤虫、姜片虫病,暑热类渴,津液不足之口渴;椰子壳油治癣,疗杨梅疮。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椰子适宜发热或暑热天气、口干渴时食用,同时椰子适宜充血性心力衰竭者食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爱花,未经李爱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107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疏风止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治疗偏瘫的复原配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