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CO2水热合成磷酸镧纳米线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10000.8 | 申请日: | 2014-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8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周丽;李肃宁;李和平;张为;陈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B25/37 | 分类号: | C01B25/37;B82Y30/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52100 | 代理人: | 吴无惧 |
地址: | 550081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o2 合成 磷酸 纳米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稀土磷酸盐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功能材料合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元素周期表中,镧(La)位于IIIB族,原子序数为57,属于轻稀土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为0.00183%,含量仅次于铈。除此之外,原子序数58到71的元素,它们和镧一起被称为镧系元素。镧系元素与同族的钇(Y)和钪(Sc)统称为稀土元素。稀土元素具有特殊的电子层结构(4f0-145d0-16s2),它们的外层电子基本相同,内层4f电子能级又很相近,且4f是一个未充满的壳层,电子轨道全空、半充满和全充满电子的离子具有光学惰性,为稳定态,因其外层电子结构的特点,使其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
稀土磷酸盐因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水中溶解度极小以及高的折射系数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发光材料、陶瓷材料、催化剂、合金材料和润滑材料等领域。磷酸镧(LaPO4),常被用作掺杂其它稀土离子的良好基质。以纳米磷酸镧为基质的发光材料具有稳定性好、热容大、在真空紫外光的激发下具有高效率的特点,同时由于材料颗粒尺寸小于激发或发射光波波长,因此光场在微粒范围内可近似为均匀,能显著提高阴极射线管和等离子显示器清晰度。同时,磷酸镧熔点高,与一些氧化物复合,如Al2O3,可制备耐高温、抗氧化、电绝缘性好的可加工复合陶瓷。另外,磷酸镧还被广泛用于合金材料、催化材料。因此研究可控的独居石结构的磷酸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合成稀土磷酸盐主要有溶胶凝胶法、水热法、沉淀法、固相法、燃烧法和微波法等方法,其中以水热合成法比较普遍。已有大量研究表明pH是控制稀土磷酸盐纳米材料晶形晶貌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然而目前采用水溶液合成稀土磷酸盐的方法,均只是在初始水溶液中调节了pH,没有缓冲pH,缺少了渐变物理化学条件对其晶形晶貌的控制,存在结晶程度不是很高、颗粒尺寸不是很均匀、可控性不强的问题。在自然界中,热液成因的稀土磷酸盐矿物形成的地质流体通常具有一定的CO2分压,在热水溶液中CO2可以缓冲溶液的pH。本发明通过充分利用CO2分压缓冲溶液pH的特征,水热合成纯度高、颗粒尺寸均匀、结晶程度好、可控性强的磷酸镧纳米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充分利用CO2分压缓冲溶液pH值的特征,水热合成纯度高、尺寸均匀、结晶程度好、可控性强的磷酸镧纳米线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富CO2水热合成磷酸镧纳米线的方法,室温下,分别配制La3+盐和PO43+盐溶液;将上述两种溶液按照体积比为1:1加入反应釜中,一边加入一边搅拌,并持续搅拌30 min至1 h;向反应釜中通CO2气体或者加入干冰,控制釜内压力为1-10 Mpa,密封高压反应釜;加热高压反应釜,设定反应温度为100-200 ℃,持续时间12 h-2 d,然后自然冷却高压反应釜至室温;对反应后的产物过滤,并先后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各洗涤、离心两次;将洗涤、离心后的产物在50 ℃~100 ℃干燥6 h以上,即可得到最终纯净产物。
所述的La3+盐和PO43+盐分别为常用的可溶性La3+盐和可溶性PO43+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充分利用CO2分压缓冲溶液的pH值,水热合成的磷酸镧纳米线纯度高、尺寸均匀、结晶程度好、可控性强。
(2)本发明制备过程中没有添加表面活性剂、分散剂、包覆剂等不可循环使用的有机物,环境友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3合成的磷酸镧的XRD图;
图2为实施例3合成的磷酸镧的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100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