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水生物处理装置及好氧颗粒污泥培养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809672.7 | 申请日: | 2014-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96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 发明(设计)人: | 闫立龙;任源;刘玉;文艳;郝国馨;张小雷;张英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150000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水 生物 处理 装置 颗粒 污泥 培养 方法 | ||
1.一种高氨氮废水生物处理设备,它由上反应区、下反应区组成,其特征在于:下反应区包括进水管(1)、下反应筒体(3)、多个第一阀体(4)、好氧颗粒污泥(5)、多个第一取样管(6)、第一出水口(7)及下反应区布气装置(2);下反应筒体(3)由下筒体(3-1)和锥形底筒(3-2)组成,下筒体(3-1)与锥形底筒(3-2)通过法兰盘连接,进水管(1)安装在锥形底筒(3-2)的下端面上且与锥形底筒(3-2)连通;颗粒污泥(5)设置在下筒体(3-1)内,多个第一取样管(6)沿下反应筒体(3)的轴向安装在下筒体(3-1)的外壁上,多个第一阀体(4)分别安装在进水管(1)、多个第一取样管(6)和第一出水口(7)上,第一出水口(7)安装在下反应筒体(3)的外壁上部,下反应筒体(3)的底部设置有下反应区布气装置(2)。
上反应区由第二进水管(8)、上反应筒体(9)、多个第二阀体(10)、多个第二取样管(11)、搅拌装置(12)、锥形反应体(13)、多个第二出水口(14)、连接法兰(15)和第二出水管(16)组成,上反应筒体(11)与锥形反应体(13)通过法兰连接;搅拌装置(12)设置在反应装置内,且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上反应区和下反应区的筒体上,搅拌装置的搅拌叶轮均匀分布在整个反应区,搅拌装置下端通过固定架固定在下反应区;沿上反应筒体(9)的轴线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取样管(11),在上反应筒体(9)的上部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出水管(16),所述第二进水管(8)安装在上反应筒体(9)外侧且固定在上反应筒体(11)上端,所述多个第二阀体(10)安装在多个第二取样管(11)和第二进水管(16)上,下反应区的第一出水口(7)和上反应区的第二进水管(8)间通过软管(17)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一种高氨氮废水生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反应体(13)为好氧自养颗粒污泥。
3.根据权利要求2一种高氨氮废水生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反应筒体(9)直径为下反应筒体(3)直径的1.5-2.0倍。
4.根据权利要求1一种高氨氮废水生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反应筒体(9)、下反应筒体(3)连接处倾角为45°-75°。
5.根据权利要求1一种高氨氮废水生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反应筒体(9)、下反应筒体(3)底部均设有布气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一种高氨氮废水生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反应筒体(9)与下反应筒体(3)连接处及下反应筒体均设有排水口。
7.根据权利要求5一种高氨氮废水生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反应筒体(3)为倒椎形,其上、下口直径比为1.5-2.0:1。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高氨氮废水生物处理设备生产好氧颗粒污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下反应区为基准设置曝气量,以正常曝气的方式运行2-5天,通过缩短沉降时间排出较小絮体,以利于污泥的颗粒化;
(2)随后以上反应区为基准设置曝气量,通过适当增加曝气量的方式运行2-7天;
(3)随后降低曝气量至最初水平,继续运行,如此重复运行,直至培养出短程硝化颗粒污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0967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浓度难生化降解有机废水的复合厌氧水解系统
- 下一篇:一种仿生填料的固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