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06279.2 | 申请日: | 2014-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351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生;周立庆;虞孝舜;东海杰;孟令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J5/00 | 分类号: | G01J5/00;G01J5/08 |
代理公司: |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专利中心 11010 | 代理人: | 田卫平 |
地址: | 10001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平面 探测器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组件。
背景技术
本专利的应用领域主要为航天用红外成像系统以及无人机、导弹等小型平台搭载的红外成像系统。
太空是一个高真空、约3K的低温环境,需要探测的目标信号十分微弱。在此情况下,红外光学系统本身的背景辐射将严重影响红外成像系统的灵敏度。为减少这一热噪声,发挥背景极限探测器的作用,必须把光学系统及其相关部件冷却到一定程度.以有效地减少背景光子通量。同时,降低红外光学系统的温度,也可屏蔽来自系统外的热干扰,进一步提高探测精度和灵敏度。
另一方面,随着现代航天技术的发展,传统卫星开始向质量轻、体积小的小型卫星发展,这种小型卫星的任务单一、成本低廉、研制周期短、风险小,能快速灵活发射,已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之一。相应的,小型卫星对有效载荷也提出了小型化的要求。同样,无人机、导弹等平台对有效载荷的小型化也有迫切的需求。作为有效载荷的重要部分,红外成像系统的小型化意义重大。红外光学系统的体积和重量在整个红外成像系统中占很大比例,但是红外光的波长比可见光大数倍,对于同等的地面分辨率,由于衍射限的限制,红外成像系统的有效入瞳孔径比可见光成像系统大数倍。因此,实现红外光学系统的小型化是非常困难的。
与可见光光学材料相比,红外光学材料具有很高的折射率温度变化系数,温度变化对红外光学系统性能的影响较为严重,将导致像质下降及离焦。要保证光学系统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稳定工作,必须消除温度对光学系统的影响。而在常规设计理念下,只能采用复杂的无热化手段来加以校正和补偿。
针对相关技术中红外光学系统的低温化、小型化和无热化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红外光学系统的低温化、小型化和无热化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组件,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组件,其中,包括:成像光学部件、冷屏、杜瓦,其中,所述成像光学部件包括物镜和冷光阑,集成在所述杜瓦内部;所述物镜设置在所述杜瓦的窗口,或者,所述物镜粘接在所述冷屏上;所述冷光阑设置在所述冷屏上;其中,所述冷屏和所述杜瓦的窗座是所述成像光学部件的支撑件。
优选地,所述杜瓦的窗口采用平板窗片;所述物镜粘接在所述冷屏上,以保证其正确的光学位置,并通过所述冷屏的传导将所述物镜制冷到稳定温度。
优选地,所述物镜包括物镜1、物镜2、物镜3;所述杜瓦的窗口采用所述物镜1,以扩大光学系统的视场角;所述物镜2、所述物镜3粘接在所述冷屏上,以保证其正确的光学位置,并通过所述冷屏的传导将物镜制冷到稳定温度。
优选地,所述成像光学部件还包括低温滤光片,粘接在所述冷屏上,以保证其正确的光学位置,并通过所述冷屏的传导将物镜制冷到稳定温度。
优选地,所述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组件还包括:红外成像光学元件,封装在所述杜瓦的窗座内的真空环境中。
优选地,所述冷光阑是孔径光阑,以保证100%的冷光阑效率。
优选地,所述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组件还包括:所述红外探测器,粘接在冷头上,以保证其正确的光学位置。
优选地,所述物镜的设计与所述杜瓦的外光学系统相匹配设计。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将红外成像光学部件集成在探测器杜瓦组件之内,使之处于恒定的低温环境中,光学系统的自身辐射得到了有效控制,对环境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大为提高,同时在体积、重量方面明显优于常规成像系统。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红外光学系统的低温化、小型化和无热化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组件,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062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波遥感极化线栅绕线框
- 下一篇:船用设备振动信号采集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