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敏感膜及含有该敏感膜的丝网印刷电极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04616.4 | 申请日: | 2014-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02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杜思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中智博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30 | 分类号: | G01N27/30;G01N27/333 |
代理公司: | 北京爱普纳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419 | 代理人: | 王玉松 |
地址: | 430070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敏感 含有 丝网 印刷 电极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极,特别涉及一种含有敏感膜的丝网印刷电极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微量元素(如Zn、Fe、Ca、Mg、Cu、Mn、Pb等)与人的健康和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它们参与了人体内的新陈代谢过程,研究表明某些必须微量元素的缺少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如缺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缺锌缺铜会导致免疫力降低等。
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等)是人和动物正常的生理功能必需的微量有机物质,也是辅基或辅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报告显示维生素缺乏会引起生理机能障碍从而发生某种疾病,如维生素A缺乏易患夜盲症,维生素B2不足易患口舌炎症等,因此维生素含量测定对提示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氨基酸(如组氨酸、色氨酸、脯氨酸等)是构成生物功能大分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营养所需蛋白质的基本物质。人体所需的必须氨基酸在新陈代谢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据研究分析,色氨酸可促进胃液及胰液的生成;赖氨酸可促进大脑发育。
氨茶碱是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哮喘的药物。但其安全范围窄,极易引起中毒,临床因氨茶碱引起的死亡及医疗纠纷时有发生,因此,建立快速测定血药浓度的方法有重要意义。氨茶碱的毒性常出现在血清浓度为15-20μg/ml,特别在治疗开始,早期多见的症状有恶心、呕吐、易激动、失眠等;当血清浓度超过20μg/ml,可出现心动过速、心律失常;血清中氨茶碱超过40μg/ml,可发生发热、失水、惊厥等症状,严重的呼吸、心跳停止而致死。为避免此类不良反应发生,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定期监测氨茶碱血药浓度十分必要。
地高辛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等疾病。近年临床研究表明,地高辛逐日给予一定剂量,经6~7天能在体内达到稳定的浓度而发挥全效作用,但其持续给药极易发生中毒反应,因此,临床用药需要密切监测地高辛血药浓度,减少或避免中毒的发生。
尿酸是一种含有碳、氮、氧、氢的杂环化合物,体内尿酸的生成量和排泄量不平衡,导致血尿酸升高引起的疾病是痛风的主要病因。所以定期监测尿酸的含量是十分必要的。
单胺递质是人体内重要的神经传递物质,它参与许多生命疾病过程,研究表明抑郁症、头痛、精神疾病等的发生与单胺递质水平有着密切关联。目前临床精神类疾病的诊断,主要根据病人的病史和临床表现,通过量表或心理诊断完成,如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其准确率不高,易误诊。寻找快速,准确的单胺递质测定方法,能够实现临床快速检验,具有重要的医学意义。
现行微量元素、维生素、氨基酸、氨茶碱、地高辛、尿酸、单胺递质等大部分物质浓度测定方法主要为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法、核磁共振等,方法繁琐、样本需求量大、耗时长,基本无法用于临床诊断,也无法普及用于社区医院和家庭自主测定。因此,开发出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测定多种物质的电化学传感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电分析方法,包括电极检测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响应时间短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上述物质的直接检测。目前应用于微量元素、氨茶碱等物质的测定的电极已有许多,但其多为柱状玻碳电极,成本高,多次使用后需要重新修饰,面临重现性差、灵敏度低等技术问题。
为提高电极的灵敏度和选择性,主要在电极表面修饰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物、胶体金及nafion等,经过上述修改后,制得的电极在测定微量元素、氨茶碱等物质时的灵敏度仍不理想,并且稳定性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在解决了电极稳定性、灵敏度和选择性的基础上,研制了可测定微量元素、维生素、氨基酸、氨茶碱、地高辛、尿酸或单胺递质的丝网印刷电极。
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敏感膜,该敏感膜涂覆在工作电极表面,该敏感膜依次由如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
碳纳米管 0.01-10
纳米氧化锌 0.01-10
石墨烯 0.01-10。
由碳纳米管、纳米氧化锌和石墨烯按照一定重量份数组成的敏感膜,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导电性和极高的机械强度,能够促进电化学反应中电子的传递,提高电极上的响应电流,改善电极表面的微环境。
优选地,所述敏感膜依次由如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
碳纳米管 0.1-1
纳米氧化锌 1-5
石墨烯 1.5-6。
具有更好的导电性。
所述敏感膜由如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
碳纳米管 0.15
纳米氧化锌 2.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中智博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中智博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046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