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止挡件、拉链、装饰拉链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803208.7 | 申请日: | 2014-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20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 发明(设计)人: | 高荷刚;林大介;渡边龙作 | 申请(专利权)人: | YKK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A44B19/36 | 分类号: | A44B19/36;A44B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止挡件 拉链 装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拉链中使用的止挡件、使用该止挡件的拉链、以及装饰拉链。
背景技术
拉链在其前后延伸的一对链带的左右相对的侧缘部具有被称作芯部的厚度较厚的部分,在该一对芯部上固定有成对的链齿列。此外,作为拉链之一,已知在成对的链齿列的延伸方向上设置用于将一对链带连结起来的止挡件的拉链。
作为这样的以往的止挡件的一个例子,已知如下止挡件:具备被称作下止挡构件的凸构件和被称作挡圈(nut)的凹构件,通过使凸构件和凹构件相互嵌合,从而一对芯部上从上下方向夹住一对链带而将该一对链带固定(专利文献1)。
该凸构件具备圆盘形状的基部、自基部的正面和背面中的一个面突出的被称作轴的插入凸部,在基部的靠插入凸部侧的一个面(与凹构件相对的相对面)上设有在一对芯部的正面和背面中的一个面侧横穿的切槽。更详细地讲,切槽以通过基部的圆形中心部的方式形成为一条直线。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49-1053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另外,为了将凸构件安装于一对链带,必须按照使切槽与一对芯部的正面和背面中的一个面侧嵌合的方式将凸构件相对于一对链带定位。
但是,该定位作业并不容易。究其原因在于,凸构件的基部的外形是圆形,圆形不具有在定位时通常采用的带有角的部分、椭圆形状这样的抑制转动的形状,因此是不适合定位的形状。另外,作为拉链之一,也存在不具备一对芯部的拉链,即使是这样的拉链,若欲安装包含外形为圆形的凸构件和凹构件的止挡件,则定位作业也同样不容易。
本发明是考虑到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能够容易地将包含外形为圆形的凸构件和凹构件的止挡件安装于一对链带的左右相对的侧缘部。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前提是一种在沿着前后延伸的一对链带的左右相对的侧缘部固定的成对的链齿列的延伸方向上将一对链带彼此连结起来的止挡件。而且,本发明的止挡件具备从一对链带的厚度方向即上下方向的两侧夹住该一对链带的凸构件和凹构件,且该凸构件和凹构件的外形为圆形。凸构件包括圆盘形状的凸基部和自所述凸基部以同心状突出用于插入到凹构件中的插入凸部。凹构件包括圆盘形状的凹基部和以与所述凹基部呈同心状的方式配置在该凹基部上的收容凹部,该收容凹部用于收容所述插入凸部的顶部而与该插入凸部相连结。而且,在凸基部和凹基部中的至少一者的相对面上具备突出的突部组。该突部组在所述相对面的圆周方向的整周范围内以间隔预定角度的方式配置有以与各链带至少相接触的方式突出的多个突部。
此外,对于凸构件,可以将插入凸部和突部组设为同一部分,也可以设为彼此独立的部分。在设为彼此独立的部分的情况下,期望的是如下方式。
即,收容凹部形成在凹基部的中心部,插入凸部是相对于突部组独立的部分,其形成在所述凸基部的中心部,并且以贯穿在一对所述链带(2a、2a)的左右相对的侧缘部之间形成的间隙的状态与所述收容凹部相连结。而且,突部配置在所述相对面上的比插入凸部靠径向外侧的位置。
由于构成突部组的突部与各链带至少相接触,因此,各突部的突出长度可以是使一对链带凹入的程度,也可以是贯穿一对链带的程度。
此外,在插入凸部和突部组是同一构件的情况下,该同一构件贯穿一对链带,由于贯穿而受到损伤的一对链带的耐久性会降低。为了尽量不降低一对链带的耐久性,期望的是如下方式。
即,止挡件将一对链带连结起来,其中,左右相对的侧缘部是厚度比各自侧方的相邻部的厚度厚的芯部。而且,对于构成相对于插入凸部是独立的突部组的突部,其突出长度设为使芯部凹入的程度。
对于构成突起组的全部突部,将至少1个突部以使各芯部凹入的方式配置即可,但为了更牢固地将止挡件与一对链带相连结,期望的是如下方式。
即,为了使各芯部在两处以上凹入,在所述相对面的圆周方向的每半周的范围内以间隔预定角度的方式配置有两个以上突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YKK株式会社;,未经YKK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032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