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滴形扰流元微通道换热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802220.6 | 申请日: | 2014-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765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 发明(设计)人: | 刘赵淼;张龙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L23/46 | 分类号: | H01L23/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滴 形扰流元微 通道 换热器 | ||
1.一种水滴形扰流元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该换热器由七部分组成,分别是通道冷却工质入口(1)、冷却工质出口(2)、玻璃盖板(3)、通道进口端(4)、通道出口端(5)、冷却硅基通道(6)、水滴形扰流元(7);
通道冷却工质入口(1)与通道进口端(4)相连接,通道出口端(5)与冷却工质出口(2)相连接;通道进口端(4)、通道出口端(5)之间为冷却硅基通道(6);水滴形扰流元(7)置于冷却硅基通道(6)内;玻璃盖板(3)粘合在该结构的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滴形扰流元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硅基微通道(6)利用刻蚀加工工艺,加工出水滴形扰流元(7)的微槽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滴形扰流元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工作时,温度较低的冷却工质由通道冷却工质入口(1)进入通道进口端(4),分别流进水滴形扰流元单根冷却硅基通道(6),由于单根通道中存在水滴形扰流元(7),和常规微通道换热器相比,该换热器换热面积增大,工质在流道内产生了涡流,冷热流体混合增强,换热效果增强;
较高温度的工质最终通过通道出口端(5)到达冷却工质出口(2),进而流出系统,即电子元器件和微电子机械系统产生的高热流密度热量由水滴形扰流元微通道中流动的流体带走,达到冷却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0222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