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字式井下控制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01865.8 | 申请日: | 2015-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00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杨玲智;杨海恩;巨亚锋;罗必林;申晓莉;于九政;王子建;毕福伟;胡美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4/00 | 分类号: | E21B44/00;E21B47/12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张培勋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字式 井下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注水井井下仪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字式井下控制器。
背景技术
为了保持地层能量,提高油藏开发效果,大多数油藏实行注水开发,但随着注水开发时间的延长,受油藏非均质性的影响,层间吸水差异大,造成油藏动用程度严重不均、层间矛盾突出,影响整体开发效果。为了改善层间吸水差异,采用精细分层水对单层注水量进行精细调控,改善油藏剖面动用程度,提高油藏开发效果。
目前,各油田采用同心配水管柱和偏心配水管柱技术来提高原油采收率,其方法是:首先根据各油层的理论配水量和实际配水量及嘴损曲线,采用机械式测调仪反复进行调整水嘴开度,直至该层的注水量达到地质方案要求为止。
而现有采用的同心配水管柱和偏心配水管柱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1)偏心分注及同心分注工艺采用机械式测调仪进行控制,调配过程中,只能测试正在测调层位的注水量,无法保证其他层位注水量满足要求,其测试调配效率较低,受注水压力变化影响大,配注有效期短,无法长期满足设计配注量要求。
(2)偏心分注及同心分注工艺在测试调配过程需采用接触式操作实现,调节爪需与配水器对接,增加了施工过程中遇阻遇卡的风险;同时,测调过程只能录取目前数据,无法查看历史配注数据,无法清晰掌握注水井真实注水动态,影响油田分注开发效果。
因此,迫切需要进行历史注水数据录取及非接触式测调技术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在注水井分层流量测试调配上存在测调成功率低,遇阻遇卡风险大及历史数据无法查看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字式井下控制器,包括外护管,所述外护管上端连接有上护帽,下端连接塑料护管,所述外护管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插座、磁定位护管、电路骨架、井下解码电路、通信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接收井下配水器的信号,并将信号传输给井下解码电路进行解码,井下解码电路将解码后的信号传送给通信模块,通信模块将得到的信号传输到地面;
所述磁定位护管内设置有磁钢、线圈组件和垫片,所述线圈组件两端各连接一个磁钢,所述垫片与磁钢连接;
所述电路骨架上设置有电源模块,电源模块分别给井下解码电路、通信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供电,所述井下解码电路和通信模块并行连接在电路骨架和无线通信模块之间,所述电源模块穿过磁钢、线圈组件和垫片后与插座电连接。
上述上护帽与外护管之间采用O型密封圈一密封。
上述插座为单芯香蕉插座、双芯插座或三芯插座。
上述插座上端通过孔用钢丝挡圈固定。
上述插座下端插入式固定在磁定位护管上部插孔中。
上述磁定位护管、塑料护管与电路骨架之间均采用沉头螺钉固定连接。
上述电源模块、井下解码电路、通信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之间通过盘头螺钉固定连接。
上述无线通信模块下端连接有转接头。
上述塑料护管与外护管之间通过O型密封圈二密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数字式井下控制器采用电缆供电,实时传送测调指令和井下流量、压力、温度的目前数据及历史数据。
(2)本发明数字式井下控制器具有磁定位功能,能准确确定井下配水器位置,保证信息准确传输。
(3)本发明数字式井下控制器与配水器之间采用双向无线通信,控制方式为非接触式,一次下井可完成井下多层流量测试调配及历史数据录取,提高测调成功率和效率。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数字式井下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数字式井下控制器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上护帽;2、O型密封圈一;3、孔用钢丝挡圈;4、插座;5、磁定位护管;6、磁钢 ;7、线圈组件;8、垫片;9、沉头螺钉;10、电路骨架;11、电源模块;12、盘头螺钉;13、井下解码电路;14、通信模块;15、外护管;16、无线通信模块;17、O型密封圈二;18、转接头;19、塑料护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018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