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盐碱地的矿物质微生物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01439.4 | 申请日: | 2014-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311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展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展浩 |
主分类号: | C09K17/40 | 分类号: | C09K17/40;C09K101/00;C09K10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为时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8 | 代理人: | 王加岭 |
地址: | 10000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物质 微生物土壤调理剂 盐碱地 枯草芽孢杆菌 土地荒漠化 土壤调理剂 盐碱地改造 重量百分比 石灰石 泽兰 土壤结构 土壤性质 有机合成 车前子 调理剂 冬葵子 腐殖酸 页岩 木通 制备 生态平衡 微生物 激活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盐碱地的矿物质微生物土壤调理剂,该土壤调理剂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石灰石40‑50%、页岩10‑20%、腐殖酸10‑30%、枯草芽孢杆菌1‑3%、冬葵子1‑5%、木通1‑5%、车前子1‑5%和泽兰1‑5%。本发明以生态平衡为准则,根据土壤性质,有针对性的将矿物质和微生物进行有机合成,在一定条件下相互激活产生反应,使土壤结构发生变化。本发明调理剂主要用于盐碱地改造,解决土地荒漠化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调理剂,具体的说是一种矿物质微生物土壤调理剂,本发明还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中国荒漠化形势十分严峻根据1998年国家林业局防治荒漠化办公室等政府部门发表的材料指出,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全国沙漠、戈壁和沙化土地普查及荒漠化调研结果表明,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4%,近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影响。据中、美、加国际合作项目研究,中国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541亿人民币。
目前,分布在中国西北、东北及滨海地区的盐碱荒地和盐碱障碍耕地总面积超过5亿亩,其中具有农业利用潜力的达2亿亩,占中国耕地总面积的10%以上。
当前全球土地沙漠化、盐碱化逐步加重。全球盐碱地正以每年100~150万公顷的速度增长。因中国目前环境、资源等压力不断增大,加之城镇占地、工业占地扩大,积极改良、开发利用盐碱地资源,对缓解土地压力、增加后备耕地储备、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新华08网熊聪茹2010年9月报道)
目前全世界的盐碱地大约有9.5亿公顷,仅我国就占十分之一。如果有一种技术能够大面积改良盐碱地,对我国无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盐碱地的改造,目前一般采用的是水洗法,根本达不到改良目的。
针对上述问题,采取有效方法加速盐碱地改良,让碱地变壤田,这对改变生态环境,造福人类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土地荒漠化问题提供一种矿物质微生物土壤调理剂,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所诉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盐碱地的矿物质微生物土壤调理剂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石灰石40-50%、页岩10-20%、腐殖酸10-30%、枯草芽孢杆菌1-3%、冬葵子1-5%、木通1-5%、车前子1-5%和泽兰1-5%。
优选地,矿物质微生物土壤调理剂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石灰石45%、页岩15%、腐殖酸27%、枯草芽孢杆菌3%、冬葵子3%、木通2%、车前子2%、泽兰3%。
矿物质微生物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将适用盐碱地的矿物质微生物土壤调剂的成分粉碎后按上述比例混合,混合搅拌均匀,即为矿物质微生物土壤调理剂。所述各成分粉碎至80-200目。
矿物质微生物土壤调理剂的应用,所述适用盐碱地的矿物质微生物土壤调理剂用于治理盐碱地中。
所述适用盐碱地的矿物质微生物土壤调理剂施加于盐碱地中,深翻搅拌后浇水发酵即可;其中,每亩地中一次性施1000-1500公斤土壤调理剂。
所述深翻搅拌后浇水至土壤含水量达到50-60%。
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
1.本发明提供以矿物质微生物为主要原料的土壤调理剂,使改良后的地盐碱地变成生态有机地,提高农作物品质,产品质量好,口感佳,无毒无害无污染,成本低,见效快,当年改良当年收益。
2.本发明土壤调理剂采用天然矿物质和微生物,不含有任何化学物质,能够深度调整土壤结构,彻底改良盐碱地,同时具有保水透气增肥增产等作用。同时经本发明改良处理后的土壤其地表温度可提高2-3℃,并具有抗寒,抗旱,抗涝,抗倒伏等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展浩,未经张展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014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