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粉煤灰的CuO-CeO2/FAU脱硫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800932.4 | 申请日: | 2014-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37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 发明(设计)人: | 高大明;王先琴;候婷婷;江晓敏;郑传阳;张慧;张凌云;孙虹;陈红;管航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学院 |
| 主分类号: | B01J20/18 | 分类号: | B01J20/18;B01J20/30;B01J20/32;B01J20/34;B01D53/81;B01D53/86;B01D53/50;B01J29/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06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粉煤 cuo ceo sub fau 脱硫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基于粉煤灰的CuO-CeO2/FAU脱硫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酸浸后的粉煤灰为原料,采用碱熔融-水热法制备FAU型沸石分子筛,然后将粉煤灰制FAU沸石为载体,运用溶液浸渍法,使得沸石内孔表面负载上CuO-CeO2金属氧化剂制备脱硫剂,此多孔性的脱硫剂可以将SO2吸附到内孔道,在400 ℃下,氧化铜与SO2反应生成硫酸铜,从而达到去除烟气中SO2的目的,本发明的制备过程包括如下两个步骤:
1.1 第一步是FAU型粉煤灰沸石的制备:取适量粉煤灰在100 ℃的条件下烘干24 h,待冷却后,按5:1~10:1(V/m)的比例加入4~6 mol/L的盐酸,在室温下溶解1~2 h,滤去上层轻质部分,将下层沉淀物质反复洗涤过滤,至中性,得到酸浸后粉煤灰原料,然后取适量酸浸处理的粉煤灰,按质量比1.25:1~1:1.25(灰/NaOH)的比例加入NaOH,研磨后置于镍坩埚中,在500~600 ℃下焙烧60~90 min,将所得到的碱熔融物研磨后置于250 mL锥形瓶中,按1:7~1:11的比例加入去离子水,在室温下磁力搅拌(250 r/min)2~3.5 h得到硅铝凝胶,然后将硅铝凝胶转移至反应釜中,室温下密封陈化6~75 h后,然后将反应釜置于烘箱中,调节温度在90~100 ℃,晶化反应3~24 h后,离心、洗涤至产物pH值约为8~9,收集固相成分,在100 ℃下干燥后,研磨成粉末状,得FAU型沸石分子筛;
1.2 第二步是FAU型沸石分子筛内孔表面负载CuO-CeO2金属氧化剂:取适量的上述粉煤灰制FAU型沸石分子筛1.000~1.500 g置于50 mL锥形瓶中,加入0.1~1 mol/L的Cu(NO3)3溶液20 mL,再于锥形瓶中添加0.01~0.05 mol/L的Ce(NO3)3溶液2~5 mL,在室温下振荡2~3 h,转速为200~250 r/min,离心,将过滤后得到的沸石于烘箱中,干燥24 h后取出样品置于刚玉坩埚中,程序升温至300~400℃,在该条件下煅烧3~5 h,即得到载体表面具有活性组分单分子层分散的CuO-CeO2/FAU脱硫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粉煤灰的CuO-CeO2/FAU脱硫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的CuO-CeO2/FAU脱硫剂制备原料是粉煤灰,是燃煤热电工艺中的固体废弃物,其主要矿物组成为石英和莫来石,按质量百分比计,其SiO2、Al2O3和Fe2O3的总含量大于70%,为低钙F类粉煤灰,其SiO2/Al2O3的摩尔比为3~3.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粉煤灰的CuO-CeO2/FAU脱硫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的CuO-CeO2/FAU脱硫剂的原料粉煤灰需经酸浸处理,处理后的粉煤灰SiO2/Al2O3的摩尔比为2.5~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粉煤灰的CuO-CeO2/FAU脱硫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的CuO-CeO2/FAU脱硫剂制备过程中的碱熔融物为硅铝酸盐,微观形貌为均匀片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粉煤灰的CuO-CeO2/FAU脱硫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的CuO-CeO2/FAU脱硫剂载体为FAU型沸石分子筛,其比表面积为300~400 m2/g,结晶度为85~90%,微观形貌为正八面体,SiO2/Al2O3的摩尔比为2.0~2.5:1,孔径在2~50 nm的空体积占70~75%,在700 ℃的温度下可以保持结构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学院,未经合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0093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