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亚洲和欧洲/美国刀具的磨刀机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798950.3 申请日: 2011-03-11
公开(公告)号: CN104669078B 公开(公告)日: 2018-06-05
发明(设计)人: B·埃莱克;D·D·弗里尔 申请(专利权)人: 埃奇克拉夫特公司
主分类号: B24B3/54 分类号: B24B3/54
代理公司: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代理人: 王琼
地址: 美国宾*** 国省代码: 美国;US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磨刀机 第三级 刀具 磨料 角度导向 研磨 第一级 研磨面 刀片 锐化 关联
【说明书】:

一种磨刀机锐化宽范围的刀具和刀片。所述磨刀机包括与在12‑18度范围内的角度的第一级研磨面相关联的角度导向件。第二级设置在17‑23度范围内的角度。第三级设置在19‑25度范围内的角度。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级中的研磨面在240到400粒度的范围内,而在所述第三级中的磨料在600到2000粒度的范围内。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180013554.X、申请日为2011年3月11日、发明名称为“用于亚洲和欧洲/美国刀具的磨刀机”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是基于2010年3月12日提交的序列号为No.61/313,237的临时申请。本申请是2009年3月10日提交的序列号为No.12/401,034的部分继续申请,而序列号为No.12/401,034的申请又是基于2008年3月11日提交的序列号为No.61/035,524的临时申请。本申请也是2010年7月29日提交的序列号为No.12/845,961的部分继续申请,而序列号为No.12/845,961的申请又是基于2009年8月7日提交的序列号为No.61/232,065的临时申请。所有这些申请的所有细节都以引用的方式合并于此。

背景技术

已经有好几代的磨刀机可用来锐化钝刀,但是这些磨刀机没有考虑到刀刃的角度。在工厂里生产的刀具大部分由技工制作的,技工懂得制作锋利的刀刃而不考虑刀刃的角度。对技工来说,焦点是锋利,但角度是多少无关紧要。工厂的刀具销售出去之后被使用并且变钝,确实是这样。刀具的拥有者试图以某种方式用锉刀(tool file)在磨刀石上磨快,或者用锋利的“钢”。使用者没有认识到在刀刃切面形成的角度的重要性。任何大型或者小型的刀具制造厂都没有标准化制造厂刀刃的角度。他们没有考虑到刀刃角度的任何重要性,尤其是由于使用者没有意识到刀刃角度的重要性,并且没有方法或者能力锐化具体的或者控制角度的刀刃。结果,已经卖出好几代的磨刀机没有超出“磨刀机将会在你的刀具上产生锋利的刀刃”的任何具体说明。一般已经销售出的制造厂刀具和磨刀机两者都期望最后所得到的刀具是锋利的。

消费者并没有期待或者关心刀刃的实际角度,仅仅考虑刀刃对手头的工作是足够锋利的。在欧洲生产的刀具的检测表明所有的刀刃角度从大约 40度到60度不等或者更大。美国制造商已经遵循了欧洲的惯例。制造的具有较小刀刃角度的亚洲刀具并没有被美国普遍接受或者畅销,但是最近已经有所改变。

因此具有相对大角度的刀具刀刃的欧洲设计已经发展成为他们日常饮食和预备食品的结果。一般地,欧洲风格的刀具设计为用于宰杀并且切割诸如各种各样的肉的坚韧的纤维食品。

发现在日本和亚洲制造的刀具有大约10°到20°的刀刃角度,最普遍的刀刃角度大约是15°,已经发现这些刀刃角度对于切割鱼肉和其它较软的、比在欧洲遇到的那些坚韧食品的韧性较小的食品。

亚洲风格的刀具的最近兴趣点是对历史上设计成专门用于欧洲和美国的角度较大的欧洲和美国风格的刀具的美国磨刀机提出了新挑战。通常亚洲刀具的使用者不愿意相信存在用来锐化自己的刀具的欧洲或者美国的磨刀机,而他仍然主要是不断地在磨石上用手工乏味地锐化自己的亚洲刀具。

由于将亚洲风格的刀具引入到美国产生的混乱的结果,已经提供多种磨刀机用来处理亚洲和欧洲风格的刀具。这些磨刀机是两种磨刀机简单的物理结合,一种用于较大角度的欧洲刀具和一种集成到外壳中,用于亚洲风格的刀具。通常这些磨刀机具有一个用于欧洲刀片的锐化级或者部分,另一个用于锐化亚洲刀片的单独的锐化级或者部分。因此这种磨刀机大、非常昂贵并且产生相对弱的刀具刀刃,尤其适用于较薄的低刀刃角度的亚洲刀片。

亚洲刀具在美国一直没有流行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美国食品通常更像欧洲食品—更坚韧和更多纤维质的。已经表明当切割较坚韧的美国食品时,较小角度的亚洲刀具在商业销售上支持得不好,薄的15度刀刃在使用中弯曲并且很快变钝。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埃奇克拉夫特公司,未经埃奇克拉夫特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989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