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紫外线的透明高阻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98064.0 | 申请日: | 2014-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4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方茹;肖蓉;李子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八五一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32B27/08 | 分类号: | B32B27/08;B32B27/32;B32B27/34;B32B33/00;C09D129/04;C09D7/12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 |
地址: | 210007***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外线 透明 阻隔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防紫外线的透明高阻隔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层(1)和阻隔 功能层(2);聚乙烯醇涂布层(2)包括基材,在基材上至少涂布一次聚乙烯醇 涂布层;所述的阻隔功能涂层包括质量分数为5%~7%的聚乙烯醇树脂,0.8% ~1%的密胺树脂,1%~5%的金属醇盐化合物,2%~4%的硅烷偶联剂,0.4~ 0.6%的盐酸,1%~3%的乙醇,75%~85%的水;上述阻隔功能材料中各组 分质量分数总和为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紫外线的透明高阻隔薄膜,其特征在于:上述 复合层(1)为双向拉伸尼龙或者双向拉伸BOPP膜;基材为PE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紫外线的透明高阻隔薄膜,其特征在于:上述 金属醇盐化合物为正硅酸乙酯,正硅酸甲酯,正钛酸丁酯或异丙醇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紫外线的透明高阻隔薄膜,其特征在于:上述 金属醇盐化合物优选正硅酸乙酯和正钛酸丁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紫外线的透明高阻隔薄膜,其特征在于:上述 硅烷偶联剂为γ-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甲硅烷,γ-环氧丙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甲 硅烷,γ-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甲硅烷,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甲硅烷,γ-异氰酸酯基 丙基三甲氧基甲硅烷或γ-异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甲硅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紫外线的透明高阻隔薄膜,其特征在于:上述 硅烷偶联剂优选γ-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甲硅烷。
7.一种防紫外线的透明高阻隔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如 下:
1)将聚乙烯醇加热至95-98℃,溶解形成均一溶液;
2)将充分溶解好的聚乙烯醇溶液、密胺树脂、盐酸以及水混合,与室温下 搅拌1-2小时,得到聚合物;
3)在金属醇盐中加入一定量水和乙醇,其中摩尔比n(水):n(乙醇)=1:2, 用盐酸调节pH至1后,于室温下搅拌1小时,加入硅烷偶联剂,同时升温至65-70 ℃,反应1h,得化合物;
4)将上述化合物与聚合物在室温下混合,得水性阻隔功能涂布液;
5)将得到的涂布液涂布在基材表面,于45-50℃下熟化24h,至少涂布一 次,上一次熟化后再进行下一次涂布,得到聚乙烯醇涂布层(2);
6)将聚乙烯醇涂布层(2)与复合层(1)复合,并在45-50℃下熟化48h, 得到防紫外线的透明高阻隔薄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紫外线的透明高阻隔薄膜,其特征在于:上述 复合层(1)为双向拉伸尼龙或者双向拉伸BOPP膜;基材为PE膜;上述金属 醇盐化合物为正硅酸乙酯,正硅酸甲酯,正钛酸丁酯或异丙醇铝;上述硅烷偶联 剂为γ-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甲硅烷,γ-环氧丙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甲硅烷,γ- 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甲硅烷,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甲硅烷,γ-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 氧基甲硅烷或γ-异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甲硅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紫外线的透明高阻隔薄膜,其特征在于:上述 金属醇盐化合物优选正硅酸乙酯和正钛酸丁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紫外线的透明高阻隔薄膜,其特征在于:上述 硅烷偶联剂优选γ-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甲硅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八五一一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八五一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9806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