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泵外壳返修工装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796992.3 | 申请日: | 2014-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76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 发明(设计)人: | 江万里;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飞龙江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41/06 | 分类号: | B24B41/06 |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余锦曦 |
| 地址: | 400021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泵 外壳 返修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泵体轴孔端面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水泵外壳返修工装。
背景技术
水泵外壳加工时,端面与轴孔的垂直度、端面的平整度十分重要,而在水泵外壳加工时,由于存在端面与轴孔的垂直度或端面的平整度不符合要求等问题,加工机床对端面打磨时多留有0.06mm左右的公差,当端面因后续加工装配过程出现磨损或划痕,还可以对水泵外壳进行返修,如果用加工机床进行返修或返工处理,原加工机床需要重新调整加工刀具行程和零件基准,非常繁琐,且难度较大很容易造成零件报废。如果用手工修复,则很难保证加工端面的平整度和整个端面与轴孔的垂直度,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种能直接对水泵外壳进行返修或返工处理的设备,而设备的关键技术则是在于外壳的固定,固定轴孔的支撑筒固定不稳,外壳的外缘悬空无支撑,会大大影响轴孔与打磨的端面垂直度的稳定性,不利于磨盘进行打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泵外壳返修工装,能稳定地将水泵外壳轴孔固定,外壳外缘不悬空,有支撑,保证打磨的端面与轴孔的垂直度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泵外壳返修工装,其关键在于:包括工作台、安装在工作台上轴孔固定结构和辅支撑结构、位于轴孔固定结构正上方的盖板,所述盖板上穿设有上拉杆;
所述轴孔固定结构包括垂直插装在工作台上的主支撑筒和穿设在主支撑筒内的下潜拉杆;所述主支撑筒的上端固定设有膨胀夹紧头,该主支撑筒的下端穿出工作台;所述下潜拉杆的上端固定设有一下小上大的圆台,该圆台位于所述膨胀夹紧头内;所述下潜拉杆的下端部穿出所述主支撑筒后,套设有下潜螺盖;
所述辅支撑结构包括垂直插装在工作台上的辅支撑筒和穿设在辅支撑筒内的弹性伸缩顶杆,所述辅支撑筒的上端设有与该辅支撑筒同轴的锁紧头,该锁紧头上套设有锁紧螺盖,所述弹性伸缩顶杆上端穿出所述锁紧头。
采用上述结构,水泵外壳的轴孔套设在轴孔固定结构的主支撑筒上,选择下潜螺盖将下潜拉杆向下拉,圆台撑开膨胀夹紧头,将轴孔夹紧,同时水泵外壳的外圈压在辅支撑结构的弹性伸缩顶杆上,弹性伸缩顶杆顶端抵住外壳后,然后旋紧锁紧螺盖,通过锁紧头将弹性伸缩顶杆夹紧固定,然后将盖板下移盖住外壳固定后,通过磨盘打磨端面;该结构能保证轴孔的垂直度,保证打磨后的端面与轴孔垂直,且固定后稳定性好,便于打磨端面。
上述膨胀夹紧头呈圆筒型,该膨胀夹紧头由一圈第一弹性夹块合围形成,该第一弹性夹块沿着所述主支撑筒的上端面的边缘中心对称分布,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弹性夹块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一弹性夹块内壁的上部形成一斜面,所述圆台位于一圈所述第一弹性夹块的内侧,所述斜面与圆台的侧壁间隙配合,所述膨胀夹紧头的内壁下部开有一圈第一弧形凹槽,该第一弧形凹槽位于所述第一弹性夹块的根部。
采用上述结构,弹性夹块在圆台的推力作用下撑开,并能抵紧轴孔内壁,固定轴孔的同时,还能保证轴孔的中心线不发生偏移,弹性夹块回复形变力好,不易损坏。
上述膨胀夹紧头的上部对称设有两个限位槽,所述圆台的顶部开槽,并安装有挡块,该挡块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所述限位槽内;
采用上述结构,可以防止下潜拉杆过度下移,对圆台和夹紧头造成损坏,还可以防止下潜拉杆旋转。
上述主支撑筒上安装有导向套筒和压簧,该导向套筒的上端与膨胀夹紧头连接,下端抵接所述压簧,该压簧的下端抵接在工作台的上表面;所述导向套筒的外径由上往下逐渐增大,所述导向套筒的上端外径小于或等于所述膨胀夹紧头的外径,该导向套筒的下端外径大于所述膨胀夹紧头的外径。
采用上述结构,可以针对轴孔内径大小偏差,避免套设不稳定的情况,同时能保证轴孔与支撑筒、下潜拉杆同心设置。
上述主支撑筒的下部穿过工作台后,安装有拉圈,该拉圈与所述主支撑筒的下端部通过螺纹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进一步将主支撑筒固定。
上述下潜螺盖侧壁上插装有第一推杆;所述工作台的下表面设有环形限位凹槽,所述下潜螺盖的敞口端扣在所述环形限位凹槽内,该下潜螺盖的侧壁上设有一圈限位滑槽,该限位滑槽内安装有环形挡块,该环形挡块的外圈伸出限位滑槽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环形限位凹槽便于下潜螺盖的定位安装,对下潜螺盖进行限位,提高了下潜螺盖的稳定性,环形限位挡块将下潜螺盖进一步进行限位,还能下潜螺盖旋转时不会发生左右偏移,提高了下潜螺盖旋转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飞龙江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飞龙江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969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