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敷治疗颅内肿瘤肿痛的中药制剂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796271.2 | 申请日: | 2014-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4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旭 |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35/00;A61K33/36;A61K35/62;A61K35/64 |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娄尔玉 |
| 地址: | 2334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敷 治疗 肿瘤 肿痛 中药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草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敷治疗颅内肿瘤肿痛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脑肿瘤是颅内原发性肿瘤和转移性肿瘤的总称,其中天幕上肿瘤约占三分之二,天幕下肿瘤约占三分之一。据组织病理学又可将脑肿瘤分为神经胶质瘤、脑膜瘤、垂体腺瘤、坯胎残余肿瘤、转移性瘤、间叶组织瘤及部分病理不详的肿瘤。临床表现大多有头痛、喷射性呕吐、视力减退、复视及偏盲、肢体感觉异常、抽搐、运动障碍或瘫痪等等。本病的初起临床症状仅为头昏胀、疼痛,易被漏诊或误诊,故应当引起重视。
脑肿瘤在中医古代文献中缺乏记载,但从临床症状分析,与“头痛”、“头风”、“厥逆”相类似。精神不畅,痰饮上泛,侵扰清宫,滞留不起,积而为患。故治疗上主要采用温阳化饮、行瘀通窍、扶正补虚、调理气机的方法。现代医学的发展,先进的检查方法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参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组分简单,具有祛风、消肿功效的外敷治疗颅内肿瘤肿痛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外敷治疗颅内肿瘤肿痛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的组份组成:美人蕉花15-25克、藏红花15-25克、代代花14-16克、地龙9-11克、花生红衣4-6克、陈皮8-12克、三七8-11克、僵蚕4-6克、黄瓜籽4-6克、莪术4-6克、川芎4-6克、七叶一枝花4-6克、蛇六谷4-6克、沉香4-6克、芝麻叶4-6克、乳香4-6克、雄黄9-11克、槐角4-6克。
上述各组分的较佳重量为:美人蕉花20克、藏红花20克、代代花15克、地龙10克、花生红衣5克、陈皮10克、三七10克、僵蚕5克、黄瓜籽5克、莪术5克、川芎5克、七叶一枝花5克、蛇六谷5克、沉香5克、芝麻叶5克、乳香5克、雄黄10克、槐角5克。
一种制备上述中药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上述组分粉碎,采用超声提取设备超声提取2次,合并2次提取液;
2)对上述提取液进行喷雾干燥,制得固体药物,然后粉碎装瓶备用,使用时取适量药粉用薄荷茶调成膏状,敷贴于肿瘤患处,用纱布包裹,24小时后取下,具有祛风、消肿功效,间隔一天敷一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上述喷雾干燥是在真空环境下进行,温度控制在35-5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处方可随它药同用,可也单独使用,药性平和,用后无不良反应,疗效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外敷治疗颅内肿瘤肿痛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的组份组成:美人蕉花20克、藏红花20克、代代花15克、地龙10克、花生红衣5克、陈皮10克、三七10克、僵蚕5克、黄瓜籽5克、莪术5克、川芎5克、七叶一枝花5克、蛇六谷5克、沉香5克、芝麻叶5克、乳香5克、雄黄10克、槐角5克。
一种制备上述中药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上述组分粉碎,采用超声提取设备超声提取2次,合并2次提取液;
2)对上述提取液进行喷雾干燥,制得固体药物,然后粉碎装瓶备用,使用时取适量药粉用薄荷茶调成膏状,敷贴于肿瘤患处,用纱布包裹,24小时后取下,具有祛风、消肿功效,间隔一天敷一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上述喷雾干燥是在真空环境下进行,温度控制在35-55℃。
实施例2
一种外敷治疗颅内肿瘤肿痛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的组份组成:美人蕉花25克、藏红花15克、代代花16克、地龙9克、花生红衣6克、陈皮9克、三七11克、僵蚕4克、黄瓜籽6克、莪术4克、川芎6克、七叶一枝花4克、蛇六谷6克、沉香4克、芝麻叶6克、乳香4克、雄黄11克、槐角4克。
一种制备上述中药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上述组分粉碎,采用超声提取设备超声提取2次,合并2次提取液;
2)对上述提取液进行喷雾干燥,制得固体药物,然后粉碎装瓶备用,使用时取适量药粉用薄荷茶调成膏状,敷贴于肿瘤患处,用纱布包裹,24小时后取下,具有祛风、消肿功效,间隔一天敷一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上述喷雾干燥是在真空环境下进行,温度控制在35-55℃。
典型病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旭,未经王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962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