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泥碳板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96115.6 | 申请日: | 2014-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38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袁勇;刘婷;唐家桓;周顺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4/88 | 分类号: | H01M4/88;H01M8/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郑莹 |
地址: | 51065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电极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污泥碳板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污水处理率的提高,大量剩余污泥的处理与处置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环境新课题,城市污泥资源化处理应从环境卫生安全、资源回收、资源投入产出比和收益影响比4个方面评估污泥资源化方案的可持续性和实用性。城市污泥作为我国一大固体废物,其产生量大,为待利用的生物质资源。长期以来,由于未得到妥善处理,造成了严重的二次污染及资源浪费并排放大量碳,使我国面临污染防治和碳减排的双重压力。如将其制备生物炭材料,可实现废物污染防治及资源化利用等多重功效。而微生物燃料电池(MFC,microbial fuel cell)是利用微生物将基质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理想产电装置,具有资源化与废弃物处置双重功效,在能源短缺的今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从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的角度出发,开发了以污泥和废弃生物质为原料制备电极材料,并用于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此技术为污泥资源化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碳板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污泥碳板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木屑粉碎,过筛;
2)将污泥烘干,粉碎过筛,得到污泥干粉;
3)将木屑与污泥干粉按(0~30):100的重量比混匀,加入重量为木屑与污泥干粉总重量20%~65%的水,混匀,碾压成形;
4) 将上步碾压成形的混合物取出烘干,厌氧条件下炭化,得电极材料,即污泥碳板电极。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1)中所述木屑过筛为过20~60目筛。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2)中所述污泥过筛为过60~120目筛。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2)中所述的烘干为在50 ~ 80 ℃下烘干至水分含量至5%以下。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4)中所述的烘干为在50 ~ 80 ℃下烘干至水分含量至5%以下。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4)中所述炭化为高温梯度厌氧炭化,具体为分别在300℃~400℃,450℃~500℃,600℃~700℃,800℃~900℃这4个温度梯度中依次厌氧炭化30~120min。
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该微生物燃料电池中阳极电极材料为上述所述方法制备的污泥碳板电极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制备的电极材料以污水厂的废弃污泥和废弃的生物质木屑为原料,成本低廉且方法简单快捷,为污泥资源化技术提供了新出路。
本发明制备的污泥碳板电极能应用于微生物燃料电池中,与传统石墨电极相比较,电池最大功率密度能提高2倍左右。
本发明采用污泥和木屑混合的方法,使不同比例的木屑与污泥混合,在模具中压制成形,然后将其进行厌氧高温梯度炭化,最终将其转化为的电极。本发明制备的污泥碳板电极,利用“污泥”加“废弃生物质”的模式,结合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应用,为污泥资源化技术和生物产能提供了新的应用模式。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制备污泥碳板电极过程的流程图;
图2是常规石墨板电极和本发明污泥碳板电极的扫描电镜(SEM)图;A为石墨板,B为污泥碳板;
图3不同阳极材料下微生物燃料电池功率密度随电流密度的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污泥碳板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木屑粉碎,过筛;
2)将污泥烘干,粉碎过筛,得到污泥干粉;
3)将木屑与污泥干粉按(0~30):100的重量比混匀,加入重量为木屑与污泥干粉总重量20%~65%的水,混匀,碾压成形;
5) 将上步碾压成形的混合物取出烘干,厌氧条件下炭化,得电极材料,即污泥碳板电极。
优选的,上述步骤1)中所述木屑过筛为过20~60目筛。
优选的,上述步骤2)中所述污泥过筛为过60~120目筛。
优选的,上述步骤2)中所述的烘干为在50 ~ 80 ℃下烘干至水分含量至5%以下。
优选的,上述步骤3)中所述木屑与污泥干粉按10:100的重量比混匀。
优选的,上述步骤3)中所述水的重量为木屑与污泥干粉总重量的40% 。
优选的,上述步骤4)中所述的烘干为在50 ~ 80 ℃下烘干至水分含量至5%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未经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961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长寿命锂离子电池组
- 下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