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中药提取物中定向分离抗内毒素活性单体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792459.X | 申请日: | 2014-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30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 发明(设计)人: | 伏建峰;史清海;王晓军;冉继华;刘正祥;袁文常;葛迪;李晓玲;高婷;王黎;胡科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 |
| 主分类号: | C07H17/04 | 分类号: | C07H17/04;C07H1/08;A61P31/04;A61P2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陆菊华 |
| 地址: | 830000 新疆维吾尔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 提取物 定向 分离 内毒素 活性 单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中药提取物中定向分离药物活性单体特别是抗内毒素活性单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脓毒症的防治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从天然药物中筛选并分离提取具有拮抗细菌主要致炎分子(如:G-菌的内毒素(LPS),是引起脓毒症的主要启动子)的单体化合物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新策略。研究表明,LPS通过其活性中心Lipid A(类脂A)与髓样单核细胞膜上的CD14结合,进而与TLR4受体结合是其发挥生物学活性的主要途径,因此,阻断LPS与受体的结合是拮抗LPS导致脓毒症的关键环节之一。
中医中药在我国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丰富的资源,中医药在治疗脓毒症方面具有悠久历史。根据临床表现,脓毒症在中医理论中属于温病、热症等范畴。中医用药的原则是“辨证论治”,故又“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等法则。就中药的性而言,又有“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等用药原则。这就可以认为在诸多寒性或热性药物中,必然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即相关的化学成分。
现代研究认为,中药的清热解毒功效主要是由于其有效成分的抗LPS作用和抗病原微生物作用。通过对中草药抗LPS作用的研究,现已发现多种中草药具有较好的拮抗LPS作用:金银花、连翘、黄芩、青蒿等20余种单味中药具有体外抗菌、抗LPS作用;由丹参、大黄、甘草等中药组成的方剂能够显著抑制LPS刺激的巨噬细胞活化;金银花、板兰根、赤芍、连翘、黄芩等单味中药具有降低LPS活性的作用,但是从中草药中分离到具有较好拮抗LPS作用的单体的报道却甚少。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由于中药组成成分极其复杂,分离过程繁琐;另一方面则由于受技术手段的限制,无法对分离得到的组分进行活性检测与跟踪。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从中药提取物中定向分离出抗内毒素活性单体的方法。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从中药提取物中定向分离出抗内毒素活性单体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中药提取物上大孔吸附树脂柱,用乙醇-水梯度洗脱,分别检测洗脱得到的各组分与Lipid A的结合活性,得到结合活性最高的组分A1;
(2)将步骤(1)得到的组分A1上聚酰胺柱,用乙醇-水梯度洗脱,分别检测洗脱得到的各组分与Lipid A的结合活性,得到结合活性最高的组分B1;
(3)步骤(2)得到的组分B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分别检测分离得到的各组分与Lipid A的结合活性,得到所述抗内毒素活性单体。
进一步,在步骤(2)中,组分A1先用膜过滤除去分子量大于5000 Da的成分后再上聚酰胺柱。
进一步,所述中药提取物为栀子水提取物。
HPLC过柱分离时,采用甲醇-水梯度洗脱。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目标单体化合物分离具有靶向性:利用抗内毒素活性单体与Lipid A具有高结合活性的特点,收集与Lipid A具有较高结合活性的组分,从而实现目标活性组分的富集、纯化并最终获取活性单体化合物。
2.目标单体化合物分离工艺安全:分离过程中主要以毒性低且极易挥发的乙醇作为溶媒或洗脱液,采用膜分离技术去除分子量大于5000 Da的淀粉、蛋白质和树脂等杂质或无效成分,最大限度的保留活性成分于超滤液中,利于HPLC的纯化,符合安全、有效、可控的药物研发原则。
附图说明
图1为FG-1~3与Lipid A的结合反应曲线;
图2为PA-1~3与Lipid A的结合反应曲线;
图3为PA-2a、PA-2b与Lipid A的结合反应曲线;
图4为PA-2a的HPLC图;
图5为PA-2a和栀子苷标准品的HPLC图;
图6为PA-2a和栀子苷标准品的紫外吸收光谱;
图7为PA-2a和栀子苷标准品的硅胶G薄层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924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氧钒谷胱甘肽
- 下一篇:含胺基苯和双葡萄糖苷结构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