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动直线往复式打磨机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790996.0 | 申请日: | 2014-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40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 发明(设计)人: | 林东亮;胡亨政;潘勇凯;甘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东亮 | 
| 主分类号: | B24B7/18 | 分类号: | B24B7/18;B24B23/0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林捷 | 
| 地址: | 350002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 直线 往复 打磨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气动直线往复式打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砂纸装夹板和设在砂纸装夹板上的主体,所述主体上伸出两根往复同向伸缩运动的活塞杆,两活塞杆的自由端分别固定在砂纸装夹板的两支撑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直线往复式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底面设有若干个滚轮抵靠在砂纸装夹板的上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直线往复式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砂纸装夹板两侧端部设有V型槽,V型槽上压设有V型压片,所述V型压片由蝶形螺母锁紧在砂纸装夹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直线往复式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侧部固定连接有曲形杆,曲形杆与可延长的握持手柄连接,所述握持手柄中心部穿设有吸尘管,所述吸尘管伸入罩设在主体上的罩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直线往复式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横竖相贯的壳体、竖直固定设在壳体内的阀套和横向固定设在阀套两侧的腔套,所述阀套体内设有可在其体内滑动的阀芯,所述腔套内设有所述的两活塞杆,所述两活塞杆的内侧端均设有活塞, 所述阀芯为圆柱体,在圆柱体上设有三段外表面与阀套内表面相吻合的第一、第二、第三环形活塞,在阀芯内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第二沉孔,第一沉孔自阀芯第一端往第二端延伸至所述第二、第三环形活塞之间,且与第二、第三环形活塞之间设置第一穿孔相通,第二沉孔自阀芯第二端往第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第二环形活塞之间,且与第一、第二环形活塞之间设置第二穿孔相通;所述阀套为圆柱形套,其中段部设有第一通孔,位于阀套两端部周向都均布有四个左、右第二通孔,在阀套上位于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之间设有两个第三通孔,两边各两个的第三通孔轴心线共线,该两轴心线所形成的第一平面与第一通孔轴心线相垂直,第二通孔中有四个通孔的轴心线位于第一平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动直线往复式打磨机,其特征在于:两活塞与阀套外表面之间设有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动直线往复式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套表面位于第二通孔、第三通孔位置设有缩径,一侧的第三通孔与左边的腔套外表面相贯通,该左边的腔套外表面又与左边活塞外侧端腔体贯通,另一侧的第三通孔与右边的腔套外表面相贯通,该右边的腔套外表面又与右边活塞外侧端腔体贯通。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动直线往复式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边活塞外侧端腔体和右边活塞外侧端腔体均有阻尼环及端盖封堵,阀套两端均有气密轴和O型圈封堵。
9.一种气动直线往复式打磨机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直线往复式打磨机包括砂纸装夹板和设在砂纸装夹板上的主体,所述主体上伸出两根往复同向伸缩运动的活塞杆,两活塞杆的自由端分别固定在砂纸装夹板的两支撑座上,使用时,使用者手持固定或借助杆件固定主体外表面,活塞杆在外力作用下往复同向伸缩运动,驱动砂纸装夹板及其上装夹的砂纸往复直线运动,实现砂纸直线打磨物体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动直线往复式打磨机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横竖相贯的壳体、竖直固定设在壳体内的阀套和横向固定设在阀套两侧的腔套,所述阀套体内设有可在其体内滑动的阀芯,所述腔套内设有所述的两活塞杆,所述两活塞杆的内侧端均设有活塞, 所述阀芯为圆柱体,在圆柱体上设有三段外表面与阀套内表面相吻合的第一、第二、第三环形活塞,在阀芯内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第二沉孔,第一沉孔自阀芯第一端往第二端延伸至所述第二、第三环形活塞之间,且与第二、第三环形活塞之间设置第一穿孔相通,第二沉孔自阀芯第二端往第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第二环形活塞之间,且与第一、第二环形活塞之间设置第二穿孔相通;所述阀套为圆柱形套,其中段部设有第一通孔,位于阀套两端部周向都均布有四个左、右第二通孔,在阀套上位于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之间设有两个第三通孔,两边各两个的第三通孔轴心线共线,该两轴心线所形成的第一平面与第一通孔轴心线相垂直,第二通孔中有四个通孔的轴心线位于第一平面上;进气口P与第一通孔K14对应,工作口A、工作口B分别对应两边的第三通孔K16,S1、S2对应两边的第二通孔K15;第一阶段,进气口P进气,压力气通过阀芯的环形面积向工作口B输出压力,活塞工作腔的泄压气由气口A通过阀芯的环形面积向排气口S1及S2排气,此时阀芯受左侧容腔内气压作用向右加速移动,右侧容腔内气体由排气口S1和S2排气;
第二阶段,阀芯受左侧容腔内气压作用继续向右加速移动,将要封闭进气口P和排气口S1及S2。
第三阶段,阀芯处于阀套中间位置。进气口P、排气口S1及S2处于近封闭状态。此时阀芯受左侧容腔内气压及本身惯性作用继续向右移动。
第四阶段,阀芯移动至阀套中心偏右侧位置。进气口P内压力气通过阀芯环形面积向工作口A通压力气。工作口B内气体通过阀芯环形面积接通排气口S1及S2,此时阀芯受本身惯性作用继续向右移动,但受右侧容腔内气压力减速。
第五阶段,阀芯移动至阀套右侧位置。进气口P内压力气通过阀芯环形面积向工作口A通压力气。工作口B内气体通过阀芯环形面积接通排气口S1及S2,此时阀芯受右侧容腔内气压力减速停止并开始向左侧运动,开始往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东亮,未经林东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9099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循轨式条板压实装置
 - 下一篇:不平衡曲轴平衡磨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