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形交叉口交通分流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790112.1 | 申请日: | 2014-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95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 发明(设计)人: | 徐良杰;王冠云;余金林;刘启远;奚少新;应聃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1C1/02 | 分类号: | E01C1/02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张惠玲 |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环形 交叉口 交通 分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叉路口交通规划,具体地是一种环形交叉口交通分流系统。
背景技术
交叉口是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瓶颈点。交叉口作为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路网中通行能力的“隘路”和交通事故的“多发源”。由于机非干扰、信号灯控制等影响,交叉口每条车道的通行能力约等于路段的30%~40%,并且据国内外的交通事故资料表明,35%到60%的交通事故发生在交叉口上。可见,对交叉口的合理渠化设计和交通组织,对减少交叉口延误,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保障交通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环形交叉口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平面交叉口,其中央设置有中心环岛,进入交叉口的所有车辆都以逆时针方向绕中心环岛行进,在环形路面上合流、交织、分流,有效减少了交叉口的冲突,在其通行能力范围内环形交叉口行驶更加安全,不需要设置过多的管理设施,且车辆能够连续行驶,避免停车带来的延误。由于城市道路交通量不断增加,车辆进出环形路面的难度加大,环形路面的车流更加密集,入环车辆不让环中行驶车辆,环内行驶车辆不让出环车辆,即易发生严重交通堵塞事件,甚至会出现整环“交通锁死”现象,由此导致事故频发、环岛通行效率低下等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形交叉口交通分流系统,具有车辆通行迅速畅通的优点,能有效降低交叉路口的交通拥堵现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环形交叉口交通分流系统,包括位于中心的环岛,环绕所述环岛的环路,以及与环路相连通的多个交叉的支路,所述每个支路包括双向的内支道和外支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环路包括内环道和外环道,所述内环道与所述内支道连通,所述外环道与所述外支道连通,并且所述内环道与所述外环道之间设置有隔离带,所述隔离带上设置有缺口以使所述内支道与内环道相连通。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缺口的数量与所述支路的数量相等。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缺口包括入道口和出道口,所述入道口连通所述内环道与驶入所述环岛的内支道,所述出道口连通所述内环道与驶出所述环岛的内支道。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内支道包括左转支道,所述外支道包括直行支道和右转支道。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内环道包括左转环道,所述外环道包括直行环道和右转环道。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支路中间设置有导流岛。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导流岛与所述外环道相邻。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缺口处设置有导流线。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驶入环岛的支路上设置有二相位信号灯,所述信号灯的第一相位控制所述内支道,所述信号灯的第二相位控制所述外支道。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环岛内部设置有绿化景观。
本发明的环形交叉口交通分流系统,在已有交叉口几何设计的基础上,在环岛上设置左转专用的内环道,在保留环岛城市景观作用的同时,提高了道路交叉口的使用率,有利于提高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左转车辆经由左环道直接到达对向车道,不必绕环岛运行,提高了左转车辆的运行效率,节省时间和不必要的燃油消耗,同时不必在外环道上行驶,可降低环路的交通拥堵现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环岛;11、环路;12、内环道;13、外环道;14、左转环道;15、直行环道;16、右转环道;
20、支路;21、内支道;22、外支道;23、左转支道;24、直行支道;25、右转支道;
30、隔离带;31、缺口;32、入道口;33、出道口;
40、导流岛;50、导流线;60、信号灯;70、绿化景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901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台阶斜坡板及外延型台阶斜坡板
- 下一篇:一种线上钢轨焊接接头平直度调整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