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降PM2.5复合流动层换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89420.2 | 申请日: | 2015-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01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黄胜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神绿节能环保工程设计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C1/14 | 分类号: | F28C1/14;F28F25/00;B01D47/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杨军;袁步兰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m2 复合 流动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余热回收及控制污染物排放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降PM2.5复合流动层换热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烟气-液体换热器,其换热系数很低,一般在50W/㎡以下,烟气温度无法降到100℃以下。且,现有的烟气除尘装置一般是采用喷雾式或喷淋式结构,由于烟气温度高,有水蒸汽产生,并携带大量微小颗粒(pm2.5)排出在空气中,该微小颗粒最终演变成胶体态浮悬在空气中,成为雾霾的主要物体,造成了对空气质量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降PM2.5复合流动层换热器,采用水或其他介质作为辅助换热媒介,不仅可将排烟中的显热和潜热一并吸收,而且还可同时将烟气中的各种微粒收集在水中,减少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降PM2.5复合流动层换热器,包括液体介质喷雾器3、换热器高温换热面2、流层换热器4、流动层水分布器6、液体介质流动层7和流动层水收集器10,所述液体介质喷雾器3设置在换热器的入口处,所述液体介质喷雾器3、换热器高温换热面2、流层换热器4沿着入口至出口方向依次排列,所述流层换热器4上部设有流动层水分布器6,所述流动层水分布器6在流层换热器4的外壁上形成液体介质流动层7,所述液体介质流动层7下方设有流动层水收集器10。
所述复合流动层换热器为卧式结构,所述液体介质喷雾器3、换热器高温换热面2、流层换热器4、液体介质流动层7自左向右或自右向左依次排列。
所述复合流动层换热器为立式结构,所述液体介质喷雾器3、换热器高温换热面2、流动层水收集器10、流层换热器4、液体介质流动层7、流动层水分布器6自下而上依次设置。
所述流层换热器4的上端开设有换热介质出口8,所述流层换热器4的下端开设有换热介质进口11。
所述流动层水收集器10的底端开设有流层水出口9。
所述液体介质流动层7内部设有多个传热管,所述传热管之间形成水流动层。
所述液体介质流动层7连接投碱装置。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结构新颖、简单,设计合理,由于采用流动层换热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换热方式,将其应用在气体与液体的换热,特别应用在烟气与水的换热上,能够使烟气温度降到40度以下,让烟气中的冷凝热放出,热效率可以超过100%(按燃料低位发热量计算);同时,能够使得烟气中的微粒几乎全面拘束在水中,控制了烟气中Pm2.5等微粒的排放,从而起到了良好的节能减排作用;本发明不仅可应用在煤、油、气、生物质等燃料的锅炉上,还可以应用在内燃机、燃气轮机等热工机械上,同时也能应用在各种熔炼炉、冶炼炉、煅烧炉等各种工业窑炉上,可有效的控制这些设备Pm2.5的排放,为净化环境做贡献;此外,本发明所述的复合流动层换热器,其应用流动层换热技术制造的设备结构简单,寿命长,使用维护简便,值得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卧式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立式结构示意图;
图中:1、高温烟气 2、换热器高温换热面 3、液体介质喷雾器 4、流层换热器 5、湿混合烟气 6、流动层水分布器 7、液体介质流动层 8、换热介质出口 9、流层水出口 10、流动层水收集器 11、换热介质进口 12、低温烟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以下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包括:液体介质喷雾器3、换热器高温换热面2、流层换热器4、流动层水分布器6、液体介质流动层7和流动层水收集器10,液体介质喷雾器3设置在换热器的入口处,液体介质喷雾器3、换热器高温换热面2、流层换热器4沿着入口至出口方向依次排列,流层换热器4上部设有流动层水分布器6,流动层水分布器6在流层换热器4的外壁上形成液体介质流动层7,液体介质流动层7下方设有流动层水收集器10。
如附图1所示,该复合流动层换热器为卧式结构,当卧式安装时,液体介质喷雾器3、换热器高温换热面2、流层换热器4、液体介质流动层7自左向右或自右向左依次排列,该卧式安装能够适用于各种与其配合的安装位置;流动层水分布器6设置在流层换热器4的上部,流动层水收集器10设置在液体介质流动层7的下方,流层换热器4的上端开设有换热介质出口8,流层换热器4的下端开设有换热介质进口11,流动层水收集器10的底端开设有流层水出口9;液体介质流动层7内部设有多个传热管,传热管之间形成水流动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神绿节能环保工程设计研发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神绿节能环保工程设计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894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礼炮
- 下一篇:封闭式太阳能发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