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振动波形与位置同时测量的光纤传感装置和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789415.1 | 申请日: | 2014-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579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 发明(设计)人: | 张爱玲;王恺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H9/00 | 分类号: | G01H9/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002 | 代理人: | 李益书 | 
| 地址: | 300384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振动 波形 位置 同时 测量 光纤 传感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振动波形与位置同时测量的光纤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光源,两个级联型的马赫-曾德尔干涉仪,传感光纤,光电探测器及解调电路组成,光源与第一个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相连,第一个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的另一端与传感光纤相连,传感光纤的另一端与第二个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相连,第二个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的另一端与光电探测器相连,光电探测器的输出的电信号输出到解调电路;
以上所述的第一个马赫-曾德尔干涉仪包括第一1×2光耦合器、第二1×2光耦合器、第一延迟光纤以及第一压电陶瓷,其组成方式为:第一1×2光耦合器的端口a作为所述第一个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的输入端口,与第一1×2光耦合器的输出端b连接的光纤均匀的缠绕在第一压电陶瓷上,然后与第二1×2光耦合器的端口d相连;第一1×2光耦合器的输出端c连接定长的第一延迟光纤,再连接到第二1×2光耦合器的输入端e;第二1×2光耦合器的端口f作为所述的第一个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的输出端口;
以上所述的第二个马赫-曾德尔干涉仪包括第三1×2光耦合器、第四1×2光耦合器,第二延迟光纤以及第二压电陶瓷,其组成方式为:经过传感光纤的光从第三1×2光耦合器输入端g输入,与第三1×2光耦合器的输出端i连接的光纤均匀的缠绕在第二压电陶瓷上,然后与第四1×2光耦合器的端口k相连;第三1×2光耦合器的输出端h连接定长的第二延迟光纤;再连接到第四1×2光耦合器的输入端j,第四1×2光耦合器的端口l作为所述第二个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的输出端口;
所述的解调电路由预处理电路及数字处理电路组成,所述的预处理电路由放大电路,隔直电路,滤波电路组成,将光电探测器输出的模拟电信号经过放大,消去直流项以及滤波处理后,通过模数转换变成数字信号,在数字处理电路中采用基频混频的反正切-微分自相乘算法解调振动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马赫-曾德尔干涉仪中,第一压电陶瓷上缠绕的光纤与第二压电陶瓷上缠绕的光纤长度相同,定长的第一延迟光纤与定长的第二延迟光纤长度相同;压电陶瓷分别均位于每一个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的中间位置;与第一个耦合器的输出端b连接的光纤均匀的缠绕在第一个压电陶瓷上,与第三个耦合器的输出端i连接的光纤均匀的缠绕在第二个压电陶瓷上;信号发生器产生三路电信号载波,分别连接至两个压电陶瓷上以及后续的解调电路中。
3.一种振动波形与位置同时测量的光纤传感的传感方法,包括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1、开启光源,使光在光纤中传导,开启信号发生器,调整到适当的频率ω0,使其满足此式中c为光速,n为光纤有效折射率,Lt为整个光纤传感装置的长度,LC1为第一1×2光耦合器与第一压电陶瓷之间的长度,该信号作为载波信号加入到两个马赫-曾德尔干涉仪中;
第2、将待测振动信号源放在传感光纤上,根据基频混频的反正切-微分自相乘算法解调振动波形,该解调算法是将模数转换后的信号分成两路,一路与基频载波cosω0t混频,通过低通滤波器滤除高频信号,得到信号Ⅰ,另一路信号直接通过低通滤波器,得到信号Ⅱ,将两路信号进行微分自相乘运算后相除,再经过取负和开方运算后,得到信号Ⅲ,将信号Ⅰ和Ⅱ相除、取负,再与信号Ⅲ相除,最后通过反正切运算得到解调信号;
第3、所测振动波形会在时间轴上产生一定的偏移量,该偏移量L,光速c,光纤有效折射率n,延迟光纤长度LA,第一1×2光耦合器与第一压电陶瓷之间的长度LC1,缠绕在第一压电陶瓷上的光纤的长度LP1,满足关系式X=(L·c-nLA-2nLC1-nLP1)/2n,从此式可以得到振动点位置与第一延迟光纤尾端的距离X。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同时测量振动波形及其位置时,待测振动信号需采用正弦波,只测量振动波形时,待测振动信号为任意信号,并使待测振动信号的频率ωs与幅度D,以及载波信号频率ω0应满足关系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理工大学,未经天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8941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盾构掘进过程中振动信号检测及故障诊断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组合秤的料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