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碳酸酯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89278.1 | 申请日: | 2014-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48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徐东;文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科聚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L67/02;C08L51/00;C08L51/08;C08K13/04;C08K7/28;C08K5/544;C08K5/134;C08K5/526;B29C47/92;C08F283/12;C08F222/06;C08F220/3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碳酸酯 合金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聚碳酸酯合金材料,用于汽车扰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碳酸酯合金材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酸酯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碳酸酯树脂为脂肪族聚碳酸酯、芳香族聚碳酸酯和脂肪族-芳香族聚碳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碳酸酯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碳酸酯树脂为双酚A型芳香族聚碳酸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酸酯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聚酯树脂为聚对苯二酸丁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和热塑性聚氨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酸酯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容增韧剂为有机硅增韧剂双接枝MAH和GMA。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酸酯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为有机铬络合物、硅烷类、钛酸酯类和吕酸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酸酯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应力开裂剂为乙基/氢化腈/丙烯酸酯三元共聚接枝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酸酯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玻璃微珠为真密度为0.20-0.60g/cm3、粒径为2-125微米的碱石灰硅酸盐玻璃微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酸酯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光稳定剂为邻羟基二苯甲酮类、苯并三唑类、水杨酸酯类、三嗪类、取代丙烯腈类为代表的紫外线吸收剂、以有机镍螯合物为代表的光猝灭剂和以受阻胺为代表的自由基捕获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酸酯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他塑料加工助剂包括抗氧剂、高流动改性剂和润滑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聚碳酸酯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由酚类抗氧剂和磷酸酯类抗氧剂按重量1:1配比而成;所述高流动改性剂为超低分子量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所述润滑剂为乙撑双硬酸酯酰胺。
12.一种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量百分比称取各个组分,并对称取的各个组分进行干燥处理;
将干燥处理后的聚碳酸酯树脂、热塑性聚酯树脂、自制相容增韧剂和偶联剂置于高速混合机或搅拌机中预先混合3-5min,加入中空玻璃微珠、抗应力开裂剂、有机光稳定剂、其他塑料加工助剂继续混合10-20min;
将上述混合后的物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的料斗中经过熔融反应,挤出造粒;双螺杆挤出机的工艺条件为:螺杆长径比为35,前段温度250-270℃、中段温度为240-260℃、后段温度为230-250°、机头温度为230-260℃;螺杆转速为380-420r/min。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聚碳酸酯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重量百分比称取各个组分,并对称取的各个组分进行干燥处理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制备所述相容剂:
按重量百分比称取有机硅增韧剂90-92%、马来酸酐1-3%、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1-3%、苯乙烯3-5%、二碳酸酯过氧化物0.1-0.3%、抗氧剂0.4%、润滑剂0.5%、硅油1-2%;
将称取的二碳酸酯过氧化物溶于称取的硅油中,搅拌均匀,充分溶解得到混合液;
将所述混合液和称取的有机硅增韧剂、马来酸酐(MAH)、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苯乙烯、抗氧剂、润滑剂加入到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料;
将所述混合物料投入到双螺杆挤出机的料斗中,经熔融反应,挤出造粒,得到相容增韧剂剂;双螺杆挤出机工艺条件为:熔融段温度240-270℃、反应段温度230-260℃、脱气段220-250℃、机头温度240-2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科聚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科聚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8927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鞍座用材料
- 下一篇:一种大底内部发泡橡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