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碘海醇杂质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89212.2 | 申请日: | 2014-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2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方钦虎;李奇彪;沈伟艺;王恺;沈鑫龙;王金凤;吴金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司太立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37/42 | 分类号: | C07C237/42;C07C23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科联合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130 | 代理人: | 王为;孟旭 |
地址: | 3173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碘海醇 杂质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化学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碘海醇制备过程中的杂质成分5-[N-(2,3-二羟丙基)乙酰胺基]-N,N’-双(2,3-二羟丙基)-2,4-二碘-1,3-苯二甲酰胺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碘海醇(Iohexol),属于第二代非离子型单体造影剂,商品名为“欧乃派克”(Omnipaque),由挪威Nycomed公司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发上市。1982年,欧乃派克首先在挪威、瑞典上市,1985年获美国FDA批准在美国上市。随着世界影像诊断仪器设备的迅速发展,以碘造影剂为主的X-CT造影剂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碘海醇凭借安全性大、对比度高、渗透压低和人体毒性小等诸多优点,一举成为国际市场上最畅销的造影剂,并成为医学界评估各种X线造影剂所依据的“金标准”。
然而,严重的不良反应仍时有发生,不良反应的产生除了与碘海醇本身的药理活性有关外,与碘海醇中存在的杂质也有很大关系。所以规范地进行杂质的研究,并将其控制在一个安全、合理的限度范围之内,将直接关系到碘海醇的质量及安全性。对于碘海醇杂质的合成意义重大,它可以用于碘海醇生产中杂质的定性及定量分析,从而可以提高碘海醇的质量标准,为人民群众安全用药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
欧洲药典有关碘海醇的质量标准中列出17项杂质,其中的杂质H(式1化合物)市场上没有销售,也没有公开资料报道过(式1)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对碘海醇进行质量分析必须要有合格的(式1)化合物作为对照品。通过对杂质H(式1化合物)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提高碘海醇的产品质量和用药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式1)化合物5-[N-(2,3-二羟丙基)乙酰胺基]-N,N’-双(2,3-二羟丙基)-2,4-二碘-1,3-苯二甲酰胺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杂质对碘海醇的质量及安全性的影响,通过提供一种碘海醇杂质成分(式1)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为碘海醇的质量控制提供合格的对照品,从而提高碘海醇的质量标准,为碘海醇的安全用药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发明碘海醇杂质成分(式1)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是以碘海醇为起始原料,通过加入硼氢化钠或硼氢化钾作为还原剂还原得到碘海醇杂质成分(式1)化合物粗品,再经树脂柱分离纯化得到碘海醇杂质成分(式1)化合物。
其反应路线如下所示:
以上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碘海醇为已知化合物,通过市场购买或按现有出版物中已知的方法可容易地获得(US4250113,1979-08-24)。
优选的,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式1)化合物粗品的制备:将碘海醇在室温下加水搅拌溶解澄清,在15-35℃下滴加硼氢化钠或硼氢化钾溶液,滴加完毕后在15-35℃下反应,直至HPLC检测显示原料碘海醇小于0.1%后结束反应,用盐酸调pH至5-7,水浴减压浓缩得(式1)化合物粗品。
第二步:提纯:将上述粗品加水溶清,将反应液倒入20倍以上体积量的分离树脂柱中,吸附0.5-2.0小时,然后用纯化水洗脱,洗脱液用HPLC检测,截取含量大于99.5%的馏份,减压蒸馏得到目标产物式(1)类白色固体化合物5-[N-(2,3-二羟丙基)乙酰胺基]-N,N’-双(2,3-二羟丙基)-2,4-二碘-1,3-苯二甲酰胺。
第一步中,硼氢化钠或硼氢化钾溶液:碘海醇=10-60:3(V/W),优选为30-50:3(V/W)。
第二步中,使用了大孔吸附树脂分离,优选的使用LX-18的大孔树脂,具体操作步骤如下:用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反应液,再用纯化水洗脱,HPLC跟踪检测,截取含量大于99.5%的馏份,减压蒸馏,得到式(1)化合物碘海醇杂质纯品。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是经过筛选得到的,过程如下:
本发明分别对反应溶剂的浓度、溶剂的用量以及大孔树脂的型号等条件进行筛选,其他反应条件同实施例1
1、溶剂的筛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司太立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司太立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892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