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789071.4 | 申请日: | 2014-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46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 发明(设计)人: | 顾林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经纬农产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5F11/00 | 分类号: | C05F11/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6 | 代理人: | 张一鸣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培养基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的培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平菇培育用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食用菌营养价值高,经济便宜,已成为当今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菜肴之一,平菇是一种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天然食用菌,又名侧耳、糙皮侧耳、蚝菇、黑牡丹菇,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干平菇蛋白质含量为21.17%,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8种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含量也十分丰富,特别是含有谷类和豆类中通常缺乏的赖氨酸、甲硫氨酸,其他矿物质如磷、钾、铁、钼、锌、铜、钴和维生素B1、维生素C等都有一定含量。平菇具有追风散寒、舒筋活络的功效,可以用于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络不通等病症, 平菇中的蛋白多糖体对癌细胞也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近年来,人们对平菇的食用价值认识加深,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
如今,一些培育商为了得到个体大、生长快,经济效益好的茶树菇,往往在茶树菇的培育过程中使用化肥、农药、消毒剂等化学制剂,这些化学制剂对人体造成一定伤害的同时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并影响了茶树菇的营养价值。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成本低、安全卫生且产量高的平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平菇培养基,所述培养基固体部分采用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得:棉籽壳50%~60%、杂木屑20%~30%、麦秆10%~20%、甘蔗渣10%~20%。
一种上述的平菇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物料粉碎:将所述棉籽壳加工成粉末状、将所述杂木屑加工成粗木屑、所述麦秆加工成颗粒状、甘蔗渣加工成颗粒状;
(2)物料混合:按上述比例将步骤(1)获得的棉籽壳粉末、杂木屑、麦秆颗粒、甘蔗渣放在容器中混合搅拌均匀,获得培养基干料;
(3)加水搅拌:在步骤(2)获得的培养基干料中加水并搅拌,干料与水的比例为1:1.4~1.6,使含水量达到65%~72%,其中水中加入石灰,使搅拌后的培养基PH在保持在6.2~7.0。
(4)打包灭菌:将步骤(3)获得的培养基焖放半小时后装入菌袋进行打包,然后进行常压灭菌,温度达100℃保持6-8小时,灭菌后即获得平菇培养基。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方案的平菇培育基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的原料无污染、营养丰富,其成本低,配置简单,适合平菇生长,用本发明的培养基培育平菇发菌速度快、栽培周期短、产量高,另外,该培养基不使用化肥、农药、消毒剂等化学制剂,从而解决了化学制剂对人体带来的伤害,在保证人群健康的前提下又解决了环境污染的问题,还保证了平菇的营养价值,该培养基还避免了对树木资源的浪费,充分利用了对作物壳及作物芯的回收利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平菇培养基,所述培养基固体部分采用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得:棉籽壳60%、杂木屑20%、麦秆10%、甘蔗渣10%。
一种上述平菇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物料粉碎:将所述棉籽壳加工成粉末状、将所述杂木屑加工成粗木屑、所述麦秆加工成颗粒状、甘蔗渣加工成颗粒状;
(2)物料混合:按上述比例将步骤(1)获得的棉籽壳粉末、杂木屑、麦秆颗粒、甘蔗渣放在容器中混合搅拌均匀,获得培养基干料;
(3)加水搅拌:在步骤(2)获得的培养基干料中加水并搅拌,干料与水的比例为1:1.4,使含水量达到65%,其中水中加入石灰,使搅拌后的培养基PH在保持在6.2。
(4)打包灭菌:将步骤(3)获得的培养基焖放半小时后装入菌袋进行打包,然后进行常压灭菌,温度达100℃保持6小时,灭菌后即获得平菇培养基。
实施例2:
一种平菇培养基,所述培养基固体部分采用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得:棉籽壳50%、杂木屑25%、麦秆15%、甘蔗渣10%。
一种上述的平菇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物料粉碎:将所述棉籽壳加工成粉末状、将所述杂木屑加工成粗木屑、所述麦秆加工成颗粒状、甘蔗渣加工成颗粒状;
(2)物料混合:按上述比例将步骤(1)获得的棉籽壳粉末、杂木屑、麦秆颗粒、甘蔗渣放在容器中混合搅拌均匀,获得培养基干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经纬农产品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经纬农产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890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富硅生物炭有机肥
- 下一篇:一种制备等静压石墨制品的浸渍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