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沙蟹保健酒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88593.2 | 申请日: | 2014-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31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李传集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传集 |
主分类号: | C12G3/04 | 分类号: | C12G3/04;A61K36/8945;A61P9/12;A61P3/10;A61P3/06;A61K35/6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5000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健酒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酒及其生产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沙蟹保健酒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沙蟹是温海潮间带和潮上带生活的优势蟹类,穴居沙滩较深的洞中,洞一般呈螺旋形,洞口形成沙塔,为沙蟹所特有。雌蟹的洞高如沙塔,可内藏雄蟹。沙蟹行动极为敏捷,常用第2、3两对步足爬行,速度可达1~1.6米/秒,仅在稍停或改变方向时才用4对步足。沙蟹眼柄长,身在洞中也可窥视到洞外的情况。幼体食取浮游生物,成体喜在红树林中攀爬,翻腾枝叶,用螯足钳捕蝇类、昆虫、腐烂的小动物尸体(鱼、虾、海参类、软甲动物等),也食藻类。
沙蟹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等营养,对身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研究发现,沙蟹还有抗结核作用,吃沙蟹对结核病的康复大有补益。一般认为,药用以沙蟹为好。中医认为沙蟹有清热解毒、补骨添髓、养筋活血、通经络、利肢节、续绝伤、滋肝阴、充胃液之功效。对于淤血、损伤、黄疸、腰腿酸痛和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有一定的食疗效果。
沙蟹肉性寒,味咸,具有舒筋益气、理胃消食、通经络、散诸热、清热、滋阴之功,可治疗跌打损伤、筋伤骨折、过敏性皮炎。此外,沙蟹对于高血压、动脉硬化、脑血栓、高血脂及各种癌症有较好的疗效。沙蟹不但为食中佳肴,作为药用也有奇功。《本草拾遗》说:“其功不独散,而能和血也”祖国医学认为沙蟹性寒味咸,蟹肉有清热、散血结、续断伤、理经脉和滋阴等功用;其壳可清热解毒、破淤清积止痛。
白菊花别名甘菊、杭菊、杭白菊、茶菊、药菊。白菊花有效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还有治疗风热感冒、发热头痛、目赤昏花、肝肾不足、目暗昏花、眩晕惊风的作用。经现代医学验证,菊中含有有效化学成分,如腺嘌呤、胆碱、水苏碱等,从菊中提炼出来的挥发油,含有菊花酮、龙脑、乙酸龙脑酯等。药理实验证明,白菊煎剂对宋氏痢疾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及霍乱弧菌等都有抑制作用。
常服菊花煎剂,对心脏有明显扩冠和增加冠脉流量,能降低血清甾醇和三酸甘油脂,并能降压预防心绞痛。白菊还可代茶,其色、香、味不亚于龙井茶。经常服用,能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抑制毛细血管的通性,起到抗炎强身作用。南方诸省及港澳地区喜欢把白菊花当作解暑的清凉饮料。
枸杞子主治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枸杞子中含有14种氨基酸,并含有甜菜碱、玉蜀黄素、酸浆果红素等特殊营养成分,使其具有不同凡响的保健功效。枸杞子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和钙、铁等健康眼睛的必需营养物质,故有明目之功,俗称“明眼子”。历代医家治疗肝血不足、肾阴亏虚引起的视物昏化和夜盲症,常常使用枸杞子。著名方剂“杞菊地黄丸”,就以枸杞子为主要药物。
综上所述,若将白菊花、枸杞子等辅助于沙蟹制成保健酒,其保健价值、营养价值、经济价值以及受消费者的欢迎程度一定与众不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出一种沙蟹保健酒及其生产方法,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沙蟹保健酒及其生产方法,其技术特征在于:原料重量份为沙蟹5~30份、白菊花5~10份、枸杞子8~20份、山楂3~15份、桂圆3~12份、茯苓3~10份、葡萄籽1~10份、低聚果糖5~20份、玫瑰花1~6份、木瓜3~10份、肉桂1~6份、花旗参1~2份、山药1~10份、大枣5~20份、淫羊藿3~9份、白糖1~20份、蜂蜜1~20份、白酒500~5000份。
本发明的生产方法:按重量份取沙蟹、白菊花、枸杞子、山楂、桂圆、茯苓、葡萄籽、玫瑰花、肉桂、花旗参、山药、大枣、淫羊藿等置于容器中,加入白酒升温至40℃~60℃并保持1~5h后停止升温。在常温条件下浸泡5~10d时降温至-5℃~-10℃并保持10~20d后趁冷过滤。将滤液升温至40℃~60℃,加入低聚果糖、白糖和蜂蜜并保持1~5h后再次过滤。然后又将滤液再降温至-5℃~-10℃并保持1~5h后三度过滤。滤液如此升温、过滤,降温、过滤1~3次,最后一次过滤后,升至常温,置于容器或装瓶后存入5~15℃环境中陈酿3~6个月,即得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传集,未经李传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885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再生铝合金金属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抗氧化果酒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