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智能用电的连续任务型负荷能量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88249.3 | 申请日: | 2014-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781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26 |
发明(设计)人: | 王继东;杨羽昊;代家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温国林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智能 用电 连续 任务 负荷 能量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用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向智能用电的连续任务型负荷能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面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形势和愈发窘迫的环保现状,中国制定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相关政策和发展规划,其中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在用户侧提高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接入容量,实现用户侧并网光伏系统的平价上网。
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和分布式光伏上网政策的实施,各种各样的用户开始尝试引入分布式新能源。但是由于光伏等大部分新能源的出力与用户负荷消费在时间上表现出较大的不匹配状况,导致新能源利用率低下,用户侧综合收益率偏低。更为严重的是,大量引入的新能源具有较广泛的间歇性,会对配电网造成不良影响,如若系统规划不合理或者配套方案不完善,很容易出现供电故障。所以,无论从电网运行角度还是从用户经济性角度来分析,实现分布式光伏的就地消纳最大化是用户侧能量控制的一个重要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智能用电的连续任务型负荷能量控制方法,本发明以用户侧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最大本地消纳为出发点,通过对连续任务型负荷的优化调度来协调光伏出力,实现能量的控制,保障用户侧的经济效益,详见下文描述:
一种面向智能用电的连续任务型负荷能量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构建连续任务型负荷模型;构建能量控制优化决策模型;
对所述连续任务型负荷模型和所述能量控制优化决策模型进行求解;
其中,所述连续任务型负荷模型具体为:
其中,xi(k)表示第i道工序设备在第k时段内的开关状态;1代表开启,0代表关闭;Pi为第i道工序设备的额定功率;Pi(k)为第k时段工序i的功率消耗;
其中,所述能量控制优化决策模型具体为:构建最大电费收益函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882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