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R)-4-氯-3-羟基丁酸乙酯及其衍生物的生物合成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788187.6 申请日: 2014-12-19
公开(公告)号: CN104988085A 公开(公告)日: 2015-10-21
发明(设计)人: 何玉财;陶志成;张丹平;陆云;丁云;吴殷琦;吴昊;朱晟;陈祎桐;郭飞;马晓峰;孔维国 申请(专利权)人: 常州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C12P7/62;C12R1/19
代理公司: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代理人: 楼高潮
地址: 213164 ***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羟基 丁酸 及其 衍生物 生物 合成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公开了一种(R)-4-氯-3-羟基丁酸乙酯及其衍生物的的生物合成方法,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R)-4-氯-3-羟基丁酸酯(CHBE)是一种重要的手性砌块,可用于合成(R)-γ-氨基-β-丁酸、L-肉碱和(-)-大内酰亚胺,还可转化生成(+)-负霉素和手性2,5-环己二烯酮的合成子。制备光学活性手性CHBE的方法可分为化学催化加氢法和生物催化法。其中,化学催化加氢法是以4-氯乙酰乙酸乙酯(COBE)为反应前体,以稀有金属铑的络合物为催化剂,进行不对称催化加氢制备对映体纯CHBE,此方法的优点是适合规模化生产,但是其具有催化剂价格昂贵、环境不友好和产物光学纯度不理想等缺点,并且在催化过程中需高压,因此对设备要求也较高。而生物催化法具有高活性、高立体选择性、反应条件温和及社会效益好等优点。因此,利用生物催化剂制备光学活性CHBE备受研究者的青睐。

生物催化不对称还原COBE主要是在脱氢酶或羰基还原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同时还需还原态辅酶NADH或NADPH的参与。然而,辅酶NADH或NADPH价格昂贵,因此限制了其应用。而利用全细胞内的辅酶循环系统,可经济地实现辅酶NADH或NADPH再生和循环(Wang L. J., et al. Bioresour. Technol. 2011, 102, 7023-7028)。然而目前一般文献中报道的羰基还原酶(R)-CHBE(e.e.>99%),其催化的底物COBE浓度较低,而且通常需要在反应过程中进行分批补料,或添加昂贵的NADH或者NADPH,从而才能达到一个令人较为满意的底物浓度。并且大部分文献报道的都是有关于(S)-4-氯-3-羟基丁酸酯[(S)-CHBE]的生物合成。因此,寻找一种高活性及选择性的还原COBE菌株合成(R)-CHBE成为当务之急。

本研究组利用基因组挖掘技术构建了重组还原酶菌株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利用其全细胞催化剂,以葡萄糖为辅底物,加入低成本的NAD+,可实现辅酶再生,并实现了(R)-CHBE(e.e.>99%)及其衍生物的高效合成,其反应过程中不需进行分批补料,且在2 L的反应体系中,底物浓度能够达到800-6000 mM,(R)-CHBE产率可高达99.0%。因此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公开一种本发明公开了一种(R)-4-氯-3-羟基丁酸乙酯及其衍生物的的生物合成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

本发明所述的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该菌株已于2014年11月13日保藏在位于中国北京的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的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中心(CGMCC),保藏号为CGMCC No. 9955。

上述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CGMCC No. 9955,用于(R)-4-氯-3-羟基丁酸乙酯及其衍生物的生物合成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一、菌株的培养:

(1)种子液的摇瓶培养:将所说的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采用本领域常规的方法,在种子液培养基中进行扩增培养,在25~37 ℃和pH 6.0~8.0条件下120~180 rpm的摇床上培养12~18 h;

(2)发酵罐扩大培养:在5 L发酵罐中加入50%-67%(体积比)的发酵培养基,接种量占发酵培养基体积的2%~8%, 接种至5 L发酵罐中,通气量1:0.1~1:1 (v/v/m),搅拌转速300~400 rpm,温度25~37 °C,pH 6.0~8.0。细胞光密度OD600=0.60时,加入诱导剂IPTG(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培养12~24 h后,离心、洗涤得到静息细胞。

二、静息细胞催化4-氯乙酰乙酸乙酯(COBE)及其衍生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881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