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屋顶栽培作物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788166.4 | 申请日: | 2014-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29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告;彭选明;张乐平;庞爱军;吴睿;张跃龙;李丽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核农学与航天育种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 |
| 代理公司: |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杨斌 |
| 地址: | 410125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屋顶 栽培 作物 方法 | ||
1.一种在屋顶栽培作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屋顶制作一轻质可储水栽培池;所述栽培池采用轻质材料制作,包括内置或设于槽床中的栽培池骨架和包覆于栽培池骨架外围的柔性防水材料层,所述栽培池骨架上开设有连通至柔性防水材料层内表面的透水孔;
(2)配制轻质栽培基质,所述轻质栽培基质包括30~70体积份的无机承载料和30~60体积份的有机营养基质,且无机承载料和有机营养基质的总和不超过100体积份;
(3)在所述的轻质可储水栽培池的进水管处安装水位调节控制器,并通过水位调节控制器将所述轻质可储水栽培池中水位控制在所需的高度;
(4)将配制的轻质栽培基质铺覆在所述轻质可储水栽培池中;
(5)将待栽培的作物植入所述轻质栽培基质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池骨架是由多个泡沫塑料箱排列组合而成,所述柔性防水材料层采用PVC篷布,所述PVC篷布包裹于栽培池骨架外围的底面和四周侧面形成一保水层;所述栽培池骨架或/和柔性防水材料层外还设置一能自由更换的遮光保护层,所述遮光保护层采用PVC篷布,且包裹于栽培池骨架或/和柔性防水材料层外围的外露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的泡沫塑料箱的底部四周边沿被斜切削除以形成一倒角,所述倒角处形成过水通道;且并排相靠的两泡沫塑料箱的接缝底部的倒角形成一三角形过水通道;所述透水孔与前述过水通道相连通;或者
至少部分所述的泡沫塑料箱的底部一部分呈向上凸起构成过水通道,且所述透水孔开设于该泡沫塑料箱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可储水栽培池的进水管的水源连通至一供水系统,该供水系统包括储水池、自来水管、储水池水位控制器、水泵和水位感应器;水泵通过竖直水管将水抽至储水池中;竖直水管的出口设于储水池的顶部,储水池的顶部还设有一水位感应器,水位感应器根据储水池中水位控制水泵的电路通断;自来水管的出水口连通至储水池的中部,且自来水管的出水口处安装有储水池水位控制器;储水池的底部高于所述轻质可储水栽培池;储水池的底部有出水管接入所述轻质可储水栽培池即成为其进水管。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可储水栽培池的进水管的水源连通至一屋顶的降水回收系统,所述的降水回收系统包括斜屋顶、降水汇集槽、过滤盘管、清水池和沉淀池,所述进水管可选择性将所述清水池和凹形槽床连通或者将沉淀池与凹形槽床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盘管的出口连接一下水管的进口,过滤盘管四壁开有过滤孔,过滤盘管上盖有一网状盖,网状盖四周设有阻挡大颗粒垃圾的栅栏;过滤盘管及网状盖均设置为可自由取出的连接形式;过滤盘管的出口通过下水管连通至所述的清水池、沉淀池。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降水回收系统的清水池中,并通过竖直水管将清水池中的水抽至储水池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池中还设有一水位感应器,所述水泵的通断由这清水池和储水池中的两个水位感应器串联控制,当两个水位感应器同时接通电路时,水泵打开;当清水池中的水位感应器设置成当其中的水位到达一定高度时接通电路;储水池中的水位感应器设置成当其中水位达到储水池最高水位时则关闭断开电路。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承载料为珍珠岩和/或蛭石,所述有机营养基质为菌糠和/或有机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栽培基质包括体积分数为30%~40%的无机承载料、40%~60%的菌糠、8%~20%的有机肥和1%以下的复混化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核农学与航天育种研究所,未经湖南省核农学与航天育种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8816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