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房屋地基钻孔取土纠偏治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87672.1 | 申请日: | 2015-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995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贺可强;孙林娜;潘信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35/00 | 分类号: | E02D3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赵妍 |
地址: | 26603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房屋 地基 钻孔 纠偏 治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物地基不均匀变形与倾斜纠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房屋基础纠偏加固处理中运用锚杆静压桩对建筑物进行合理有效的掏土纠偏治理设计方法。
技术背景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增加,各种各样的建筑物形式不断涌现,建筑规模也越来越大,一些建筑物不得不坐落于地质条件差的场地土,这对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由于上部结构的多样性以及地基土层变形的不均匀性等.常常会导致建筑物地基基础的不均匀变形与沉陷,致使建筑物受力构件破坏甚至整体倾覆,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近年来建筑物倾斜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建筑物纠倾加固技术在当前建筑地基基础变形防治领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纠倾加固是一项综合性技术,与许多学科有关,目前纠偏技术的发展水平还不尽如人意,一些技术在理论和实践上还都不十分成熟,导致一些建筑物的纠倾与加固工程相继出现事故或者越纠越偏,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现在主要纠倾失败的原因主要有:片面强调加固,认为只要加固了,就算有点倾斜也没有大碍;忽视了施工所产生的附加沉降的危害,而且不重视对其控制,结果是越纠越倾、纠过头或对上部结构造成不利影响;更多地着眼于地基承载力足够与否的问题,对建筑物变形不均匀问题分析不够。
长期以来,软土地基建筑物的倾斜一直是建筑工程中颇受关注的重大质量问题。一些发达国家基本实现了全过程的计算机分析和设计参数的统计验证。虽然国外有关工程实例也很多,但国外软土地基上建筑纠偏加固的理论水平也没有形成独立的体系。我国的建筑物纠偏扶正与加固技术起步较晚,对既有建筑物的加固纠倾改造技术的全面研究虽然还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但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且发展异常迅速,涌现出许多纠倾加固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其中包括一些国家重点工程改造项目,以较小的费用支出挽救倾斜建筑物,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筑物纠倾加固技术已成为当前颇受欢迎与重视的新颖技术领域。
锚杆静压桩掏土纠偏法作为一种新的纠偏技术,该纠偏方法的基本作法是根据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状况,在建筑物基础下浅硬土层内,用干法成孔和湿法成孔两种方法进行掏土,实现对建筑物的纠偏。但目前还没有与之对应的成熟设计理论与施工方法,虽然国内外对掏土纠偏进行了一些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着眼于选择合适的纠倾方 案、高效的施工方法和适时的变形监测。现在没有一套完整而准确的方法来指导现场的纠倾工程,这远远不能满足工程实践对方法发展的要求。
建筑物纠倾技术是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但从工程应用的角度看,愈多纠倾方法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但从理论性分析的角度看,这种方法以纯经验处理为基础,缺乏相应的方法体系指导,以定性分析作为技术处理的主要依据,缺少精密定量计算的方法体系与步骤,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目前对纠偏技术的理论研究中大多数单纯的着眼于土体在应力释放后自身的变形状况,而较少考虑到结构和基础变形及上部荷载变化与土体变形的相互影响。在设计方面,正在国内外涉及本学科的规范和标准中,公式的缺点集中反映为实用性较差。譬如我国《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123-2012所规定的掏土量,基底附加应力就没有能够成为纠偏过程的关键数据和可控制的工程标量。目前缺少的主要是机理分析,计算公式和经验的技术边界值。正是这些,制约着地基纠偏方法的发展和适用范围。
目前,建筑物纠偏共有三十余种方法,根据其处理方式可归结为迫降法和抬升法两种。我国岩土工程人员引进吸收了世界各国许多先进的纠倾扶正措施和手段,并因地制宜的提出不少适合我国国情特点的纠倾处理方法,使纠倾效果得到不断改善。然而每一种纠偏加固技术都不是万能的,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盲目的套用,不仅难以取得预期的纠偏效果,造成大量浪费,甚至可能导致工程失败。良好的纠偏处理方案不仅要求技术上可行,更要求经济上合理。因此,纠偏时应该根据不同的水文地质状况,灵活的选择一种或几种合理的纠偏加固手段对倾斜建筑物进行纠偏加固。
综上所述,在现有的纠偏工程中,理论分析远远落后于实践,以纯经验处理为基础,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以定性分析作为技术处理的主要依据,缺少定量计算的理论,存在一定的不足。纠偏所需要的掏土量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数值,在设计时,掏土量一般是根据经验公式估算,但是经验公式所计算的掏土量并不是真正的实际掏土量,往往实际值要小于经验值。若掏土量不合理,就很容易造成建筑物沉降过大或是造成回倾速度过快或是沉降不明显影响工期等问题。有时设计不当会出现越纠越偏的现象,严重的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身的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理工大学,未经青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876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耕机
- 下一篇:一柱一桩全自动液压调垂系统及调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