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电薄膜泵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87635.0 | 申请日: | 2014-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33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任巍;赵蓓;徐峰;刘红伟;崔兴业;吴小清;史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B43/04 | 分类号: | F04B43/04;B23P15/00;H01L41/0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049***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电 薄膜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压电薄膜泵,其特征在于,自上到下依次包括盖板(2)、压电膜(1)、用于为流体流动提供通道的通道层(3)、以及基板,盖板(2)、压电膜(1)、通道层(3)及基板之间相互连接;
所述压电膜(1)的上表面及下表面正对镀有导电膜区,导电膜区包括压电薄膜泵的工作区电极(4)以及与压电薄膜泵的工作区电极相连接的导通区域(5);
所述盖板(2)上开设有第一通孔(6),第一通孔(6)正对压电膜(1)上对应的压电薄膜泵的工作区电极(4),通道层(3)上开设有流体通道,流体通道的一端与外界相连通,流体通道包括第二通孔(7)、储液池通孔(8)、收液池通孔(9)及通道槽孔(10),第二通孔(7)正对第一通孔(6),第二通孔(7)与收液池通孔(9)及储液池通孔(8)之间均通过通道槽孔(10)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薄膜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膜(1)为已经极化且不带电极层的具有压电效应的压电薄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薄膜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通道层(3)及基板均由玻璃、硅、二氧化硅、陶瓷、有机玻璃、聚丙烯、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有机硅烷、纸、尼龙及橡胶中一种或者对其进行改性或复合而成的材料制作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薄膜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池通孔(8)中的液体向第二通孔(7)中流入过程中的阻力与收液池通孔(9)中的液体向第二通孔(7)中流入过程中的阻力不同;
所述第二通孔(7)中的液体向储液池通孔(8)中流入过程中的阻力与第二通孔(7)中的液体向收液池通孔(9)中流入过程中的阻力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薄膜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槽孔(10)为梯形结构或Y型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薄膜泵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薄膜泵,包括以下步骤:
1)取一定形状的压电膜(1),将压电膜(1)按照极化方向固定在夹具上,并在所述压电膜(1)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分别镀导电膜,使压电膜(1)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均形成镀膜区,所述镀膜区包括压电薄膜泵的工作电极区(4)及与压电薄膜泵的工作区电极相连接的导通区域(5);
2)取盖板(2)、通道层(3)及基板,再在盖板(2)上开设第一通孔(6),并在通道层(3)上开设储液池通孔(8)、收液池通孔(9)、通道槽孔(10)、以及正对第一通孔(6)的第二通孔(7),第一通孔(6)正对压电膜(1)上压电薄膜泵的工作区电极(4),然后再将盖板(2)、压电膜(1)、通道层(3)及基板自上到下依次固定连接,最后给导通区域(5)上连接测试引线,得压电薄膜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8763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浮球开关
- 下一篇:一种空气压缩机曲轴及其制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