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咖啡机恒温储存罐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786093.5 | 申请日: | 2014-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78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 发明(设计)人: | 张荣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快典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J31/44 | 分类号: | A47J31/44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韩雪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咖啡机 恒温 储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餐饮业用品的内部结构,具体是一种应用于咖啡机内部的储存部件。
背景技术
在中国,咖啡作为一种外来产品,近年来赢得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喜爱。市场上公开销售的咖啡卫生状况、掺水比例,新鲜指数,煮熟程度等问题颇令消费者顾虑。因此,很多家庭开始考虑购买咖啡机。在国内,咖啡机作为一种时尚实用的家电,在许多城市家庭中被广泛使用。
咖啡机在国内算是刚刚起步,其发展道路并不平坦,从原始的手摇咖啡机到半自动咖啡机,再到现在流行的全自动咖啡机,然而国内生产咖啡机的厂家寥寥无几。国内咖啡机高端市场几乎被国外德龙、飞利浦大厂家垄断。由于技术的落后,国内大的家电厂商无一敢从事咖啡机的生产。
如今咖啡机市场的份额在不断地增加,同时用户对咖啡机的功能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而许多企业在市场的竞争过程中,由于一些技术上的原因,咖啡机存在多年的一些问题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
每次咖啡机煮出咖啡的数量不会正好满足每次的需求,大部分情况是煮出的咖啡会多于每次的需求量。如何在不浪费的情况下处理剩余的咖啡成为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目前咖啡机冲泡过滤网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咖啡机恒温储存罐,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咖啡机恒温储存罐,包括罐体1、咖啡入口6、咖啡出口7,所述罐体1内部设置储存腔体2,所述罐体1外围设置发热电阻3。
作为可选方式,上述的一种咖啡机恒温储存罐,所述罐体1与储存腔体2之间设置传热层4。
作为可选方式,上述的一种咖啡机恒温储存罐,所述发热电阻3缠绕在罐体1外部。
作为可选方式,上述的一种咖啡机恒温储存罐,所述发热电阻3与罐体1之间可以拆卸。
作为可选方式,上述的一种咖啡机恒温储存罐,所述发热电阻3外部设置可拆卸的保护壳5。
作为可选方式,上述的一种咖啡机恒温储存罐,所述咖啡入口2的位置高于咖啡出口3的位置。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使用了储存罐,使得没使用的咖啡能够继续保存在罐中,可防止咖啡全部倒出而浪费。
罐体的外部设置了发热电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剩余在罐体中的咖啡保温,防止咖啡变冷影响口感。将咖啡出口的位置设置得比咖啡入口低,可以保证在第一时间接出杯的是新鲜咖啡。在停止接出咖啡时,储罐才开始储存。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中一种咖啡机恒温储存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一种咖啡机恒温储存罐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1为罐体、2为储存腔体、3为发热电阻、4为传热层、5为保护壳、6为咖啡入口、7为咖啡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一种咖啡机恒温储存罐,包括罐体1、咖啡入口6、咖啡出口7,所述罐体1内部设置储存腔体2,所述罐体1外围设置发热电阻3。所述发热电阻3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剩余在罐体中的咖啡保温,防止咖啡变冷影响口感。
所述罐体1与储存腔体2之间设置传热层4,一方面为储存腔体2内的咖啡提供保温,另一方面可以将发热电阻3的热量传递给储存腔体2。
所述发热电阻3缠绕在罐体1外部。为咖啡的恒温提供热量支持。
所述发热电阻3与罐体1之间可以拆卸。便于对罐体1进行清洗。
所述发热电阻3外部设置可拆卸的保护壳5,保护壳5为隔热材料,能在短时间内保持罐体1的热量不散发。
所述咖啡入口2的位置高于咖啡出口3的位置。可以保证在第一时间接出杯的是新鲜咖啡。在停止接出咖啡时,储罐才开始储存。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快典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快典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860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