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的侧围内板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85132.X | 申请日: | 2014-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90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孙财;陈扬;李向荣;杨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朗贤汽车组件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2 | 分类号: | B62D25/02;B62D25/0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刘海 |
地址: | 21411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侧围内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侧围内板,属于车辆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侧围是汽车车身制造的关键部位,它的制造质量直接影响到汽车的外观和性能。侧围内板一般为环形结构,环形结构上的一侧为B柱,上侧为A柱。在发生侧面碰撞时,A柱和B柱的交互区域受力最大,只有保证此区域的强度才能保证整车安全,发生侧面碰撞后车门能正常打开。在发生正面碰撞时,A柱弯曲区域受力较大,需要保证A柱不弯曲,才能保证车门发生事故后能正常开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侧围内板,一方面保证A柱和B柱交互区域的强度,另一方面保证在发生正面碰撞时A柱不弯曲。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用于车辆的侧围内板,包括侧围内板本体,侧围内板本体为环形结构,该环形结构的一侧为B柱本体,环形结构的上侧为A柱本体;其特征是:在所述A柱本体和B柱本体的交互区域设置第一加强板,在A柱本体上位于挡风玻璃安装孔的上方设置第二加强板。
进一步的,所述侧围内板本体的主体厚度为1.2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的厚度为1.5mm。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侧围内板,在A柱本体和B柱本体的交汇区域设置第一加强板,加强A柱和B柱交互区域的强度,保证车辆在发生侧面碰撞时,车门能够正常打开。在A柱上设置第二加强板,可以防止A柱发生弯曲,保证车辆在发生正面碰撞时不弯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所述用于车辆的侧围内板包括侧围内板本体1、B柱本体2、A柱本体3、第一加强板4、挡风玻璃安装孔5、第二加强板6等。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侧围内板本体1,侧围内板本体1为环形结构,该环形结构的一侧为B柱本体2,环形结构的上侧为A柱本体3;在所述A柱本体3和B柱本体2的交互区域设置第一加强板4,在A柱本体3上位于挡风玻璃安装孔5的上方设置第二加强板6;
所述侧围内板本体1的主体厚度为1.2mm,第一加强板4和第二加强板6的厚度为1.5mm。
本发明在A柱本体和B柱本体的交汇区域设置第一加强板,加强A柱和B柱交互区域的强度,保证车辆在发生侧面碰撞时,车门能够正常打开。在A柱上设置第二加强板,可以防止A柱发生弯曲,保证车辆在发生正面碰撞时不弯曲。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将侧围内板的轮廓料片和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的轮廓料片进行焊接;(2)焊接后的坯料一起放入加热炉内加热奥氏体化,炉内温度为900℃,加热时间为5分钟;(2)将加热好的坯料在模具中热压成形,并淬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朗贤汽车组件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朗贤汽车组件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851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车身环状路径结构的安装方法
- 下一篇:一种重型商用车车架前端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