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被毯结构及其编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783055.4 | 申请日: | 2014-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72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 发明(设计)人: | 王恩来;王一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莱德国际环保植被(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C1/04 | 分类号: | A01C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53 | 代理人: | 苗源;李冬梅 |
| 地址: | 10244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植被 结构 及其 编织 方法 | ||
1.一种植被毯结构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被毯结构的编织方法通过植被毯编织设备实现,其中所述植被毯编织设备包括植被毯铺设装置(2),所述植被毯铺设装置(2)包括上网铺设装置(8)、纤维丝层铺设装置(7)、传输带(5)、下网铺设装置(6)和绗缝装置(9),所述植被毯结构的编织方法包括:
步骤1S)将所述下网铺设装置(6)上的下网铺设在所述传输带(5)上;
步骤2S)设置所述传输带(5)的传输速度为5秒~10秒/米,以使得纤维丝按照200克~900克/米2的密度铺设在所述下网上,形成纤维丝层;
步骤3S)通过所述上网铺设装置(8)将上网铺设在纤维丝层上;
步骤4S)通过所述绗缝装置(9)将所述下网、所述纤维丝层和所述上网绗缝在一起,形成植被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被毯结构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S)中,调整所述纤维丝层铺设装置(7)的出口,控制纤维丝的输出量,以使得纤维丝按照300克~500克/米2的密度铺设在所述上网上,形成纤维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被毯结构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S)中,设置所述传输带(5)的传输速度为6秒~8秒/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被毯结构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被毯结构的编织方法还包括纤维丝输送步骤11S),所述纤维丝输送步骤在所述植被毯编织设备的纤维丝输送装置(1)中实现,所述纤维丝输送装置(1)包括重力筛选装置(3)和纤维丝传送装置(4),所述纤维丝输送步骤11S)包括:
步骤111S)设置所述重力筛选装置(3)中的风机系统的转速,使得所述重力筛选装置(3)的第一风向口形成内吸式风向,以将纤维丝吸入所述重力筛选装置,并使得所述重力筛选装置(3)的第二风向口形成外送式风向,以将筛选后的纤维丝输送至所述纤维丝传送装置(4);
步骤112S)所述纤维丝传送装置(4)在所述重力筛选装置(3)的第二风向口输出的外送式气流的作用下,将纤维丝输送至所述纤维丝层铺设装置(7)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植被毯结构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11S)中,将风机系统的转速设置为6000转~9000转/分钟。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被毯结构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被毯结构的编织方法还包括纤维丝分解步骤12S),所述纤维丝分解步骤在所述植被毯编织设备的纤维丝分解装置(10)中实现,所述纤维丝分解装置(10)包括纤维丝容纳装置(13),所述纤维丝容纳装置(13)包括进料口(14)、出料口、第一纤维丝分解轴(11)和第二纤维丝分解轴(12),所述第一纤维丝分解轴(11)可旋转地/固定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纤维丝容纳装置(13)的内壁上,所述第一纤维丝分解轴(11)上设置多个第一分解齿;所述第二纤维丝分解轴(12)与所述第一纤维丝分解轴(11)平行设置,并可旋转地固定在所述纤维丝容纳装置(13)的内壁上,所述第二纤维丝分解轴(12)设置有多个第二分解齿;所述纤维丝分解步骤12S)包括:
步骤121S)将纤维丝捆从所述进料口(14)输送至所述纤维丝容纳装置(13);
步骤122S)设置所述第二纤维丝分解轴(12)的旋转速度为4000转~5000转/分钟,以通过所述第一纤维丝分解轴(11)和所述第二纤维丝分解轴(12)将纤维丝捆分解;
步骤123S)将分解后的纤维丝通过出料口输送至所述风机系统的第一风向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被毯结构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S)之后和步骤2S)之前,还包括步骤31S)在所述下网上铺设衬纸层,然后在所述衬纸层上铺设种子形成种子层。
8.一种通过权利要求1-7中任一编织方法实现的植被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被毯结构包括:
上网,所述上网为塑料丝双向拉伸或编织的网格;
纤维层,所述纤维层由密度为200克~900克/米2的纤维丝铺设而成;
下网,所述下网为塑料丝双向拉伸或编织的网格;
所述上网、所述纤维层和所述下网通过缝线绗缝在一起。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被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层由密度为300克~500克/米2的纤维丝铺设而成。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植被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网的网格小于等于(40±5)毫米×(25±5)毫米;所述下网的网格小于等于(10±2)毫米×(8±2)毫米;所述绗缝的针距为(55±5)毫米,行距为(50±5)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莱德国际环保植被(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康莱德国际环保植被(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8305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气吸式育秧播种装置
- 下一篇:一种马铃薯种苗的培植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