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兰炭废水净化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780777.4 | 申请日: | 2014-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6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 发明(设计)人: | 郭侯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侯贤 |
| 主分类号: | C02F1/40 | 分类号: | C02F1/40;C02F1/5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19400 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水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净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兰炭废水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兰炭废水是煤制半焦产品及熄焦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其COD、BOD、SS、酚、NH3-N、油等含量非常高,成分复杂多变。其中有机污染物以苯酚类化合物为主,占总有机物的一半以上,其次还包括多环芳香族化合物和含氮、氧、硫的杂环化合物等;无机污染物主要以氰化物、硫化物、铵盐为主。兰炭废水是一种典型的难降解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难度很大。
根据焦化工业投资生产方式的不同,焦化废水分为污染较轻的焦炭废水和污染严重的兰炭废水两种。焦炭大规模性生产居多,投资到位,对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副产品如煤焦油、焦炉气、粗苯等进行了全面的回收和利用,因此,其产生的废水中污染物明显减少。该类废水一般只经过简单的预处理如隔油和水质水量调节后即可进行生化处理,实现废水的达标排放或回收利用。兰炭由于其采用不粘煤和弱粘煤为原料,中低温干馏的生产工艺,加上生产规模的受限,投资的不足,对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没有进行全面的回收和利用,因此,其炼焦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有毒有害的物质全部溶于废水中,使该类废水污染物浓度相当高,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该类废水的处理难度。
现有技术中应用到兰炭废水中处理浮油主要采用的是隔油池,但处理效果差、占地面积大、投资费用高、无法回用、二次污染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对兰炭废水进行净化处理的兰炭废水净化装置,以解决目前兰炭废水处理效果差、投资费用高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兰炭废水净化装置,包含有外壳和设置在外壳顶部的人孔,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外壳内部设置有中心筒,中心筒下部设置有内泥斗。
中心筒上部设置有收油槽,收油槽底部设置有回水管,回水管伸入收油槽下方设置的斜管沉淀区下部;斜管沉淀区中部设置有斜板,斜管沉淀区下方设置有外泥斗。
所述的中心筒下部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从外壳侧壁伸入。
所述的内泥斗设置有内出泥管,内出泥管从外壳侧壁伸出。
所述的外泥斗上设置有外出泥管,外出泥管从外壳侧壁伸出。
所述的斜管沉淀区上部设置有收水管,收水管接入外壳侧壁设置的集水槽中,集水槽设置有出水管。
所述的中心筒中部设置有填料,具体为类鱼纹石。
所述的收油槽中设置有刮渣机,收油槽槽底设置有出渣口。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能有效对产生的浮油进行回收,避免二次污染,运行成本低,投资成本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图。
图中,1-人孔,2-刮渣机,3-出渣口,4-收油槽,5-收水管,6-出水管,7-回水管,8-斜板,9-填料,10-进水管,11-外出泥管,12-内出泥管,13-内泥斗,14-外泥斗,15-中心筒,16-斜管沉淀区,17-外壳,18-集水槽,19-减速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说涉及的一种兰炭废水净化装置可将兰炭废水中的浮油、污水和泥进行分离,最外层设置有外壳17,外壳17顶部设置有人孔1和减速机19,人孔1用于检修和观测,减速机19用于控制装置内流体流速;外壳17内部设置有中心筒15,中心筒15中部设置有类鱼纹石材质的粗粒填料9,中心筒15下部设置有进水管10,进水管10从外壳17侧壁伸入;中心筒15下部设置有内泥斗13,内泥斗13设置有内出泥管12,内出泥管12从外壳17侧壁伸出;中心筒15上部设置有收油槽4,收油槽4中设置有刮渣机2,收油槽4槽底设置有出渣口3;收油槽4底部设置有回水管7,回水管7伸入收油槽4下方设置的斜管沉淀区16下部;斜管沉淀区16为环形,中部设置有斜板8,下方设置有外泥斗14,外泥斗14上设置有外出泥管11,外出泥管11从外壳17侧壁伸出;斜管沉淀区16上部设置有收水管5,收水管5接入外壳17侧壁设置的集水槽18中,集水槽18设置有出水管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侯贤,未经郭侯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807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循环净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有效降解污水中氧化多壁碳纳米管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