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壁件高精度加工用定位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780674.8 | 申请日: | 2014-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07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春;张孝锋;刘野;高健;戴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第二机床厂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B31/40 | 分类号: | B23B31/4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黄书凯 |
| 地址: | 401336***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壁 高精度 工用 定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床夹具,具体涉及一种薄壁件高精度加工用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薄壁件因为具有重量轻、节约材料、结构紧凑等特点,薄壁件已日益广泛地应用在各工业部门。但薄壁件的加工是比较棘手的,原因是薄壁件刚性差、强度弱,在加工中极容易变形,不易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目前机加工行业在加工薄壁件时,通常是先粗车内孔,然后再使用弹簧钢制成的涨套来固定薄壁件内孔,进而加工薄壁件的外圆,要求外圆圆度保证在0.01mm以内,然而加工完成后,薄壁件未从弹簧钢涨套取下时,检测薄壁件外圆圆度符合加工要求,但是将薄壁件从弹簧钢涨套取下后,薄壁件发生变形,此时检测薄壁件外圆圆度在0.07mm-0.15mm,不合要求。使用弹簧钢涨套无法保证薄壁件外圆加工精度,究其原因,弹簧钢涨套夹紧薄壁件时,弹簧钢涨套只夹紧了薄壁件内壁的一段,是夹紧的薄壁件的局部,加工外圆时导致薄壁件受力不均产生应力,当把薄壁件从弹簧钢涨套取下时,薄壁件受到的约束消失,薄壁件的应力释放,发生变形,导致薄壁件外圆圆度不合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薄壁件加工用夹具工装,以保证薄壁件外圆加工精度。
专利方案:本方案中的一种薄壁件加工用夹具工装,包括固定在车床上的转动盘,与转动盘可拆卸连接的心轴和自心轴中心穿过的拉杆,心轴上还设有螺纹调节孔,螺纹调节孔中连接有螺钉,拉杆上对应位置设有凹槽;还包括依次串在拉杆上的环状的聚氨酯涨套、导向垫圈和带肩螺母,聚氨酯涨套的外圆与薄壁件内孔为间隙配合,导向垫圈抵在聚氨酯涨套外端面上,聚氨酯涨套的内孔与拉杆为过盈配合,导向垫圈外圆与薄壁件内孔为间隙配合,带肩螺母螺纹连接在拉杆外端,其肩部抵在导向垫圈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心轴上还设有螺纹调节孔,螺纹调节孔中连接有螺钉,拉杆上对应位置设有凹槽;心轴上还设有螺纹调节孔,螺纹调节孔中连接有螺钉,拉杆上对应位置设有凹槽,旋动螺钉将其抵在拉杆的凹槽上,在不影响拉杆滑动的基础上,避免拉杆转动摩擦聚氨酯涨套内孔壁、减少聚氨酯涨套使用寿命,同时也起到限位作用,防止拉杆滑动距离过大;
还包括依次串在拉杆上的环状的聚氨酯涨套、导向垫圈和带肩螺母,聚氨酯涨套的外圆与薄壁件内孔为间隙配合,导向垫圈抵在聚氨酯涨套外端面上,导向垫圈外圆与薄壁件内孔为间隙配合,带肩螺母螺纹连接在拉杆外端,其肩部抵在导向垫圈上,薄壁件套在聚氨酯涨套上,聚氨酯涨套内端面抵在心轴外端面上,聚氨酯涨套的外端面通过带肩螺母挤压导向垫圈将其固定,而聚氨酯涨套的内孔与拉杆之间过盈配合,旋紧带肩螺母时,聚氨酯涨套均匀地填充在薄壁件内孔中,使薄壁件在加工过程中均匀受力,提高薄壁件加工精度,而弹簧钢涨套虽然加工精度高,但是由于薄壁件内孔是薄壁件淬火后粗车出来的,内孔壁很粗糙,这就导致弹簧钢涨套均匀膨胀时,薄壁件已经在其作用下发生变形;其次,聚氨酯涨套自身的弹性性能使夹具带有自适应能力,能够在起到缓冲作用的同时自对心,减小因装夹、车削而带来的薄壁件变形;再次,聚氨酯涨套吸振性能良好(弹性体对交变应力的作用表现出明显的滞后现象。在这一过程中外力作用的一部分能量消耗于弹性体的分子的内摩擦,转变成为热能,这种特性叫做材料的吸振性能,也称为能量吸收性能或阻尼性能),能够吸收刀具切削力(特别是径向切削力)的作用下产生的振动,减小因振动而带来的薄壁件变形,提高薄壁件的加工精度;此外,与弹簧钢涨套相比,聚氨酯涨套的结构简单,加工容易,成本低。
本方案还提供了一种薄壁件高精度加工用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下料:材料为聚氨酯棒,根据薄壁件尺寸留出加工余量进行下料,形成涨套毛坯件;
B、加工聚氨酯涨套:将步骤A中获得的涨套毛坯件进行车削,形成聚氨酯涨套;
C、装夹:组装并将薄壁件装在聚氨酯涨套外,旋动带肩螺母,锁紧薄壁件。
现有技术中的弹簧钢涨套加工步骤如下:
1、热处理T235,然后粗车右端面,齿顶圆车至φ76mm,钻孔φ25mm,车孔φ28mm,车20°锥孔留余量0.7mm,消气;掉头车左端面定长,车外圆φ62mm留余量0.7mm;需要使用C616车床;
2、划线,钻攻6—M6;需要使用Z525钻床;
3、热处理并油煮定性24小时;
4、磨20°锥孔与拉头外锥配磨,靠右端面,需要使用内孔磨设备;
5、以右端面定位,磨左端面达要求,需要使用M7130磨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第二机床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第二机床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806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滑块式三轴中心可调打孔机
- 下一篇:一种普通车床用顶杆装置





